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造地貌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如图示意日本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群岛中多数岛屿的类型是(     
A.火山岛B.大陆岛C.珊瑚岛D.冲积岛
2.与中国相比,日本常绿阔叶林分布的纬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日本(     
A.冬季气温较高B.夏季普遍高温C.气温年较差小D.年降水量较多
3.Q代表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常绿硬叶林B.针叶林C.针阔混交林D.高山草原
2023-12-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等4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质构造是____;B处地质构造是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
(2)C处地貌是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
(3)渭河平原的成因类型与图中____处一致(填字母);图中D处与两侧岩层相比,它的主要运动方向是____
(4)B、C两种地质构造中,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_。从安全性考虑,在A、B、C三处中,最不适合选作水库坝址的是____
2023-12-0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某地区平面地质图,地层SDCP的年龄序列从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质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外力沉积—F2断层—F1断层—岩层褶皱—岩浆侵入
B.外力沉积—岩浆侵入—F1断层—F2断层—岩层褶皱
C.外力沉积—岩层褶皱—F1断层—F2断层—岩浆侵入
D.外力沉积—岩浆侵入—F2断层—F1断层—岩层褶皱
2.图中李庄一带的地质构造与岩层受挤压的方向(     
A.背斜东北—西南B.向斜西北—东南
C.向斜东北—西南D.背斜西北—东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     
A.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
2023-12-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力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季风气候区某小尺度区域地质剖面和地表形态。

(1)描述甲地地貌的主要特点。
(2)指出乙地的构造地貌名称,并分析乙地地表石灰岩残余量较少的原因。
(3)从内力作用的角度,说明丙地区山地的形成原因。
2023-12-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哥华岛是北美大陆西海岸最大的岛屿(下图),曾受冰川广泛影响,目前冰川仅存留于山顶地区。该岛西南岸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1)说明温哥华岛西南岸典型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温哥华岛山脉多且地形起伏大,山脉自西北至东南的轴线与大陆平行伸展,岛内沟谷纵横。分析该岛山脉多且地形起伏大的原因。
2023-12-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欧亚板块、非洲板块B.非洲板决、欧亚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欧亚板块
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对应下图中的()
A.①②B.②③C.②①D.①④

8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图,图中褶曲为背斜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     
A.⑥①②④③⑤B.⑤③④②①⑥C.②④③⑤⑥①D.⑤③④①②⑥
2.图中(     
A.Y岩体为玄武岩B.F岩层因挤压质地紧密
C.①附近常发育为沟谷D.T岩层不会发生变质作用
2023-1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若图中实线为等高线,数值a<c<e,虚线为岩层等年龄线,数值b>d>f,则该地构造地貌是(     
A.背斜山B.向斜山C.向斜谷D.断块山
2023-11-1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巴塔哥尼亚冰原之上的雪山大多由花岗岩组成,多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其中位于人烟罕至的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下图分别示意巴塔哥尼亚冰原和菲茨罗伊峰位置,和菲茨罗伊峰景观及岩石节理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菲茨罗伊峰形态的形成有关的作用是(     
①岩浆喷发②冰川侵蚀③板块挤压④风力侵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巴塔哥尼亚南部峡湾的形成过程是(     
A.冰川侵蚀—海平面上升B.海平面下降—海浪侵蚀
C.海平面上升—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地壳抬升
3.从板块运动角度,预测安第斯山脉的未来的海拔变化(     
A.持续下降B.持续上升C.保持不变D.难以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