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造地貌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与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两者运营网络的空间竞争范围越来越大。下图示意2015年高铁与民航在不同距离上的运营频次配置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间段,高铁与民航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A.北京—天津B.哈尔滨—上海C.武汉—广州D.成都—拉萨
2.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民航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增加航运班次,提高登记效率②压缩部分中短途航线③注重长途及国际航线开发④增强合作,开展空铁联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17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 . 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K岛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光照充足D.火山灰深厚
3.该岛城市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项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圆形尖塔的大清真寺D.预防日晒风沙的长袍
4.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3 . 传统乡村聚落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程度比城市更高。苏南(江苏省南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比较优越,水乡泽国与鱼米之乡的称谓名闻天下。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将苏南地区的乡村聚落分为∶岗地丘陵型、湖荡型、平原型、山地型和沿江圩区型五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乡村聚落形态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A.水体气候交通运输B.气候植被交通运输
C.地形植被农业生产D.地形水体农业生产
2.苏南地区不同的乡村聚落(     
A.平原型建设基础较好B.山地型外观相对规整
C.岗地丘陵型规模相对较大D.沿江圩区型多呈团块状分布
2021-05-14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研学小组野外考察时,徒手绘制了一幅当地的地质剖面图(下图),记录所见到的岩层与褶皱构造,以及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



在图中用虚线绘制该地发生褶皱后未遭受外力作用的地表形态。判断甲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5 . 安宁河谷地(下图)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的高原山区,乡村聚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范围,小部分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的范围。大中型乡村聚落多分布在距离河流500—800米的范围,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多分布在距河100米左右的范围。因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基础设施较差,当地政府正在动员并资助其村民往大型聚落搬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宁河谷地乡村聚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B.交通C.气温D.矿产
2.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距河较近分布的原因主要是便于(     
A.用水B.防火C.捕捞D.耕作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亚欧板块碰撞,直到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海洋唯一通道中断。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最终使地中海成为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这就是地质时期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地中海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下图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1)分析地质时期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对地中海水文特征的影响。
(2)地质勘探发现地中海海底留存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海底岩层下方有盐矿层,解释其形成原因。
(3)简述“墨西拿盐度危机”期间世界大洋的海平面和盐度变化。
(4)分析533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重新打开对当时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7 . 下为新西兰南岛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西兰地震多发是因为地处(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
C.印度洋大洋中脊,属板块生长边界D.太平洋大洋中脊,属板块消亡边界
2.新西兰南岛东侧比西侧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因为东侧(     
A.降水均匀丰富B.地壳稳定安全
C.河流航运发达D.地势平坦开阔
2020-12-31更新 | 57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大陆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拥有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冰川大多分布在海拔1500来以下。大约在7000万年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火山熔岩形成的山体垂直节理发育。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了南美大陆绮丽的塔状尖峰,峰顶如簇簇利剑直指苍穹。左图示意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地形分布,右图示意塔状尖峰景观。



(1)在下图框内绘制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区的常年盛行风向。

(2)简析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原因。
(3)描述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
2020-12-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B)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9 .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N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2020-09-27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10 .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主要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因断层导致岩层破裂,后经侵蚀而形成
B.向斜顶部受挤压,容易被侵蚀
C.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D.地处干旱地区,因风化作用导致岩层被破坏
2.若甲区为含煤层,采煤时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     
A.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C.瓦斯爆炸D.塌方事故
2020-09-01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