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造地貌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4 道试题

1 . “地盾”指地台中有大面积基底岩石出露的地区。地盾长期处于上隆,平面呈盾状。圭亚那地盾位于南美洲东北部,广泛发育古元古代花岗岩类侵入体,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良好的金成矿床。下图为“圭亚那地盾北部地质概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圭亚那地盾中的花岗岩源自(     
A.火山喷发B.外力沉积C.高温变质D.岩浆侵入
2.图中主要的断裂构造带大致呈(     
A.北西—南东向B.北东—南西向C.东西向D.南北向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该景区陡坡处有瀑布发育。为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景区在山顶建设了一个观景台,另外该地计划在①②③三处中选择一处建设农村新村落。



(1)分析地形对当地河流发育的重要影响。
(2)从地形角度,说明该景区在山顶建设观景台的原因。
(3)该地计划在①②③三处中选择一处建设农村新村落,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①处作为农村新村落的地址,试从①处的角度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 .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半岛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分离张裂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分离张裂
C.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
2.图中边界相关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约旦地沟附近,绵延6000千米。谷底有呈串珠状的湖泊。

材料二作为东非第二大湖的坦噶尼喀湖,是非洲东部的一个淡水湖,南北长约679公里,平均宽50公里,平均深度570米,仅次于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二深湖。除了两条主要河流流入坦噶尼喀湖,许多小河也流入湖中。坦噶尼喀湖有丰富的生物物种,生物学家甚至认为世界上80%的鱼类都是在这个湖里发现的。19世纪殖民时期,坦噶尼喀湖沿岸的捕鱼业最为兴旺,鱼获量巨大,后因远洋渔业的影响,湖区周边的渔业大幅减少。

材料三下图为东非大裂谷局部分布及形成示意图。



(1)指出东非大裂谷谷底大部分湖泊按成因划分的类型,并分析谷底湖泊的形成过程。
(2)坦噶尼喀湖被誉为“鱼类的天堂”,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3)19世纪坦噶尼喀湖沿岸的捕鱼业兴旺,鱼获量巨大,目前渔业大幅减少。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对这种变化的原因加以阐述。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白垩纪时期,岩浆活动频繁,全球气温偏高,太平洋板块间歇式做俯冲运动,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形成了高大的沿岸山系。该时期沿岸山系海拔超过3000m,对大气环流、水文水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早第三纪起,沿岸山系逐渐被削低,目前残存的武夷山脉最高峰海拔仅2160m。江汉地区的半咸化湖沉积物中,保留了部分岩盐矿床,记载了晚白垩纪时期的沧海桑田。下图示意晚白垩纪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地形和水系。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我国东南地区沿岸山系形成与削低的过程。
(2)推测晚白垩纪时期古江南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晚白垩纪时期江汉地区出现岩盐矿床的原因。

6 .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万岛之国,国土跨南北半球。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均为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岛屿,属于开发相对落后的地区,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上,该岛人口密集,开发程度高。2024年印度尼西亚四个政府部门将迁移至位于加里曼丹岛的新首都。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的岛屿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岛屿紧邻海沟的有(     
A.爪哇岛、苏门答腊岛B.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岛
C.爪哇岛、加里曼丹岛D.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
2.与迁都到苏门答腊岛相比,迁都到加里曼丹岛的主要优势是(     
A.交通更加便捷B.地形更为平坦C.地震频率更低D.位置更加隐蔽
2023-03-05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三)地理试卷
7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地区也是当地人口的主要聚居区。绿洲退化是荒漠化的重要反映。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下图为我国西北某绿洲分布示意图。



(1)与古绿洲分布相比,我国西北地区的现代绿洲位置向___移动。
(2)说明当地聚落分布在绿洲地区的主要原因。
(3)简述治理当地绿洲退化的主要措施。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2月,某群岛附近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下图是该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图。



(1)描述图中A岛西南海域等深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猛烈的火山喷发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火山资源也能给生产生活带来益处。请阐述火山喷发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3-02-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该固定位置被称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读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     
A.①处附近B.②处附近C.③处附近D.④处附近
2.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2023-02-27更新 | 745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行唐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主峰海拔1474m,景色秀美,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秀峰主要由花岗岩经变质而成的片麻岩组成。下图为“庐山秀峰瀑布景观图”。



(1)简述图示景观所属的地质构造及其判断理由。
(2)指出图示山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