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2 道试题
1 . 下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a为内力作用B.b为岩浆活动
C.岩石为花岗岩D.c为流水侵蚀作用
2.云贵高原
A.年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B.季风水田农业,生产规模大
C.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D.道路多桥梁,主要节省耕地
2017-08-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江西宜春·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2 .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一河流,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地的地形是(    )
A.凹地B.凸地C.鞍部D.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
2.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2、3、5B.1、4、6C.1、3、5D.2、4、6
2017-07-29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江西靖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3 . 读长江三峡中巫峡的景观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断裂下陷——洼地积水
B.岩层沉积——挤压褶皱——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冰川侵蚀——冰雪融化
D.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断裂抬升——流水下切
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可能与巫峡相似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挪威峡湾C.渭河谷地D.虎跳峡
4 . “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这是描述浙西山区松阴溪地区古村落的诗句。下图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松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A.溪谷B.盆地C.山脊D.鞍部
2.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A.开发历史悠久B.旅游开发落后
C.自然景观优美D.地形较为闭塞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读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
A.入海口B.出山口C.发源地D.中下游
2.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3.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农业用地B.港口用地C.生态用地D.住宅用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山麓地带的河流出口处形成的地貌通常是
A.角峰B.三角洲C.河漫滩D.冲积扇
2017-06-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地理试题

7 . 龙溪河流域位于我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龙溪河向南汇入岷江,属于岷江水系的一级支流。下图是不同年份该地植被覆盖度分级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
A.河谷横剖面多呈“U”形B.流水侧蚀作用明显
C.植被多以常绿硬叶林为主D.两岸四季瓜果飘香
2.该流域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率最大的是
A.2007年以前B.2007~2010年
C.2010~2014年D.2014年以后
3.龙溪河流域梯级开发,则会
A.使岷江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B.为南水北调中线提供优质水源
C.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D.限制炼铝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       
(2)说明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       
(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4)简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坊的有利条件。
2017-06-01更新 | 1212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3次大考地理试题

9 .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壶穴一般是由于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形成圆形孔洞,称为壶穴。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河谷中风化坑和壶穴的空间分布图(注:O米表示观测地点的高度)。

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下列关于河谷风化坑和壶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化坑多发育在位置较高、坡度较陡的河谷区域
B.河流壶穴发育位置较低,分布在-1米的河谷区域
C.由于流水不断侵蚀打磨,壶穴口径边缘坑坑洼洼
D.风化坑在河床相对抬升后,由积水风化而形成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废弃的河流壶穴逐步转化为风化坑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③②①D.②①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在喀斯特地区的河流汇流过程中,由于富含碳酸的水体对可溶岩的溶蚀作用,导致河流输出大量溶解无机碳( DIC),反映了流域化学风化消耗大气CO2的强度。三岔河流域处于云贵高原的乌江源区,下图为三岔河流域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三岔河流域阳长水文站水文过程与实测水体DIC浓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三岔河流域
A.以冰川融水补给为末B.适宜发展内河航运
C.流量季节变化大,春汛为主D.侵蚀作用大丁堆积作用
2.冬季D.IC.浓度高丁夏季的原因在丁
A.冬季气温低B.大气降水虽大C.地下水补给较多D.枯水期含沙量大
3.三岔河流域化学风化最强烈的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17-05-1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17届高三调研考试(五)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