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短时间内迅速暴发的季节性水流,形成了暴流侵蚀地貌,成为当地一种自然景观。哲勒克买尔沟位于萨吾尔山北麓东段的洪积扇上,属于暴流侵蚀沟(图1),沟谷长约10千米,宽1~2千米,谷深可达800米,受多种外力影响,沟内遍布形态各异的残丘地貌(图2)。在降水仅200mm左右的哲勒克买尔沟内,植被却很丰富,甚至还形成了大片沼泽湿地,是当地牧民重要的春秋牧场。图3为萨吾尔山北麓洪积扇示意图。

(1)说明哲勒克买尔沟的形成条件。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哲勒克买尔沟内形成大片沼泽湿地的原因。
(3)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哲勒克买尔沟内形态各异残丘地貌的形成过程。
2024-04-19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地质地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力间沟地处新疆天山腹地,河道呈东西走向,下切作用明显,发育有河流阶地,山坡季节性水流在谷地形成洪积扇。苏力间沟南岸多永久性冻土,北岸多季节性冻土。研究表明,苏力间沟谷地的流水地貌促进了冻土发育,而冻土发育影响了苏力间沟侵蚀方向,进而影响苏力间沟流水地貌与河谷地貌的演化。专家预测,随着气候变暖,苏力间沟冻土未来将会大幅退化。下图示意苏力间沟河谷地带地貌。

(1)分析苏力间沟河谷地带冻土发育的水源条件。
(2)说明苏力间沟南岸更有利于形成永久性冻土的原因。
(3)分析永久性冻土的分布对苏力间沟河谷地貌演变的影响。
2024-04-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模拟地理试题07

3 . 提契诺河地处意大利亚平宁山脉,其上游北岸受冰期、间冰期交替影响发育三级阶地,目前各阶地支离破碎。下图示意提契诺河上游阶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提契诺河每级阶地沉积物的形成时期(     
A.植被覆盖度高B.河流径流量小C.化学风化强烈D.河流下切增强
2.提契诺河的阶地仅发育在河流一侧,推测其主要取决于两岸的(     
①地形差异②岩性差异③水系特征差异④气候变化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北岸阶地支离破碎,说明其形成后经历了较强的(     
A.地壳隆升B.断裂位移C.流水侵蚀D.物理风化
2024-04-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模拟地理试题07
2024·浙江宁波·二模
名校

4 . 河流阶地形成与地壳间歇性抬升相关。下图为流向曾发生过改向的某河流某一河段阶地标高示意图,T₁T₆表示阶地年龄从新到老,阶地标高与水面高程呈正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1.水面高程决定河流的流向,该河段流向发生改向的时期是(     
A.T1-T2B.T3-T4C.T4-T5D.T5-T6
2.造成该河流改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水位变化
2024-04-18更新 | 43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17-19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广东佛山·二模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请论证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2024-04-17更新 | 1196次组卷 | 17卷引用:地理(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4·广东佛山·二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白垩纪时,陕北地区气候干旱、该地区形成中细粒径红色砂岩层.晚白垩纪-新近纪,该地区地壳抬升,峡谷发育,流水侵蚀形成壶穴,后在内外作用下壶穴演变为波浪峡谷,形成古丹霞地貌。第四纪时,风成黄土大量堆积于古丹霞地貌之上,最终发育成一片美丽的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下图示意陕北丹霞地貌不同地质时期的发育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陕北黄土覆盖型丹霞的主要岩石是由(     
A.地壳运动岩浆凝固而成B.黄土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波浪峡谷风化堆积而成D.风力搬运砂粒固结而成
2.由晚白垩纪-新近纪到第四纪的陕北丹霞地貌发育过程,可反映该区域经历了(     
A.流水多次向下侵蚀B.气候湿润程度增强C.风蚀地貌不断出现D.地层持续断裂下陷
2024-04-17更新 | 1207次组卷 | 12卷引用:押广东卷第3~4题 地貌的形成过程与演变(内外力作用、河流湖泊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广东卷)
2024高一下·浙江·专题练习
7 . 北国风光——俄罗斯。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西北部的摩尔曼斯克(69°N,33°E)是容易看到极光的地方,虽然地处北极圈内,气温超低,但这里海水全年都不结冰。下图为摩尔曼斯克的位置图。

(1)与极光的形成相关的是(     )(双选)
A.高纬地区B.耀斑C.太阳风D.对流层
(2)摩尔曼斯克港口终年不结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单选)
A.地形B.人类活动C.洋流D.纬度位置

材料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覆盖1700万平方公里,其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面积广阔,拥有5万平方公里的沼泽地。左下图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图,右下图为鄂毕河中下游A地景观。

(3)图中A地所在区域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____。甲湖泊是在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曲流颈被冲开,发生____,原河道被废弃,而形成____湖(填地貌类型)。
(4)沼泽通常是指排水不良、水分充足而使土地处于淹涝状态的地区。鄂毕河中下游分布着大量的沼泽,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四个角度,分析沼泽广布的原因。

材料三:萨别塔港原本只是北极圈内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居住少数原住居民;21世纪以来,随着亚马尔半岛上油气资源开发和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正式投产,萨别塔港现已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港口,是冰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支点港口,其常住人口已达33750人。

(5)21世纪以来亚马尔半岛萨别塔港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6)液化天然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评价该运输方式的优缺点____
2024-04-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地理期中模拟卷(浙江专用 湘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层是丹霞景观发育的物质基础。丹置地貌指的是由陆相红层形成,以陡崖为特征的地貌。其形成与地质、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

四川盆地紧邻青藏高原,在晚白垩纪之后一直处于差异隆升—沉降阶段。新生代以来,盆地发生大规模侵蚀,岩石剥蚀加强。盆地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既有白垩纪地层,也有侏罗纪地层。下图示意丹霞地貌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及类型。

(1)分析四川盆地丹霞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
(2)说明四川盆地成景地层在丹霞地貌景观中的分布特点。
(3)比较四川盆地幼年期、壮年期丹霞地貌类型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4-04-15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地质地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林是湖相、河流相松散的、成岩度较低的砂砾石层,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形成塔状、锥状、城堡状等地貌的总称,土林的顶部常覆盖低矮的草本植物。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是山西省最大的盆地。盆地内的大同土林是我国土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大同盆地地理位置及土林地貌景观。

(1)指出大同土林地貌形成的重要条件。
(2)分析大同土林地貌的形成过程。
(3)说明土林地貌呈现塔状、锥状、城堡状的原理。
(4)推测并解释大同土林地貌未来发展的趋势。
2024-04-15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地质地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裂点定义为河流纵剖面上坡度的突变部位。图示意走廊南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中段)某条河流裂点上下游河段①②两处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北向西南
2.裂点上下游河段河床特征及形成原因分别是(     
A.裂点上游河段表现为U形谷、谷地较宽广,冰川侵蚀作用
B.裂点下游河段表现为V形谷、谷地较狭窄,河流溯源侵蚀
C.裂点上游河段表现为V形谷、谷地较狭窄,河流下蚀作用
D.裂点下游河段表现为U形谷、谷地较宽广,河流侧蚀作用
2024-04-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