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6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河流的一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上图中河岸两侧兴建房屋,随着河流的不断发育,其中有地基被掏空的可能是(     
A.甲、戊B.甲、乙C.乙、丙D.丙、丁
2.图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A.风力堆积B.溯源侵蚀C.流水下蚀D.流水堆积和侧蚀
2 . 下图为某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则该河位于____半球,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____岸相连(     
A.北,甲B.南,乙C.北,乙D.南,甲
2022-08-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3.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2022-08-06更新 | 25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7届青海平安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月考二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气候暖湿,有“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全长约353千米,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东汉蔡伦在洋县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
(2)说明汉水流经黄金峡后河水变清的原因。
(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小江南”的原因。
(4)简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业的有利条件。
2022-08-0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地貌类型中与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形成作用相同的有( )
a.长江三峡b.长江三角洲c.冲积扇d.塔里木盆地的沙丘e.喀斯特地貌f.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
A.aefB.bceC.cdfD.ace
2022-08-04更新 | 722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下图“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上游段(A处以上)的剖面图最有可能是(     
A.B.C.D.
2.图中地区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     
A.A上游B.B中游C.C下游D.以上均无可能
2022-08-04更新 | 39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某大河及下游断面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上游AB处的河流断面形态是(     
A.B.
C.D.
2.与河流CD截面沙洲形成作用力相似的是(     
A.海蚀崖B.瀑布C.冲积扇D.角峰
2022-08-04更新 | 809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8 . 左图为冰川“U”形谷,右图为河流“V”形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U”形谷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冰川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冰川侵蚀
2.右图“V”形谷一般分布于河流的(     
A.入海口B.上游C.中游D.下游
2022-08-03更新 | 133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下面图甲为我国江汉平原某河段平面图,图乙为图甲中一个过水断面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的四条剖面线符合图乙剖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图甲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多急流险滩B.河道曲折多河漫滩平原
C.水流平缓,水能丰富D.凸岸有利于建河港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暑假,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地理研学之旅。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分赴不同地方进行考察。请根据他们写的研学报告摘录。


(1)第一组小启同学研学归来在报告中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形态特点”,该同学研学之旅最有可能去的是中国的_______高原。
(2)第二组小明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冒着高达40℃的高温拍摄照片描绘景观图,大风夹着黄沙吹打在脸上,应该数我最辛苦。”
A. B. C.
你认为小明同学拍摄描绘的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_______图,该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多选)
A.河流众多        B.气候干旱        C.常年大风        D.冰川广布
(3)第三组小江同学的研学报告里描绘了如下甲乙两张图片,如果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甲在_______处分布。
2022-06-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学校(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