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杭州湾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其南北岸均为淤泥质海岸,在强劲的潮流动力作用下,湾内冲淤强烈,地貌演变复杂。下图示意杭州湾海岸的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杭州湾海岸线变迁的地质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6000—7000年前至4—5世纪,河流侵蚀作用强于海浪沉积作用
B.6000—7000年前至4—5世纪,海浪侵蚀作用强于河流沉积作用
C.4—5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北岸河流沉积作用弱于海浪侵蚀作用
D.4—5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南岸河流侵蚀作用弱于海浪沉积作用
2.推测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杭州湾南北两岸海岸线的变化(     
A.北岸地势平坦,海岸线向北退缩幅度较大
B.南岸地势平坦;海岸线向北推进幅度较大
C.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推进幅度较大
D.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退缩幅度较大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北省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左图中椭圆圈定区域)是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化湿地等组成的复合型内陆湿地,素有“京津水塔”之称。它是我国三条主要鸟类迁徙路线的东部通道,也是东北亚一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九曲十八弯的闪电河像温柔的母亲一般滋养着坝上这片美丽的大草原(右图)。

   

(1)在太行山河流出口处,常形成___(填“冲积扇”或“雅丹”)地貌,在滦河的入海口处,则会形成___(填“沙丘”或“三角洲”)地貌。
(2)滦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填“海陆间循环”或“陆地内循环”)。滦河水量并不大,说明该地区___(填“水汽输送量”或“蒸发量”)较小。
(3)河曲一般发育于地形___(填“平坦”或“崎岖”)的地形区域,据此可推测,长江的___(填“上游”或“中游”)河曲也常发育。
(4)为避免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退化,有人建议实施生态补水,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藏东北某区域的古河道处在阶地上(图1),甲地堆积体比古河道高约10m,多棱角状碎石,物质成分与乙地相同。乙所在山地的山顶有冰川。研究发现,丙地流水的沉积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2),且砾石的磨圆度高。甲地堆积体形成时间晚于A层,早于B层。甲地堆积体形成之后,上游数次洪涝又为丙地带来众多沉积物。沉积物颗粒径与流速有关,流速越慢,颗粒径越小。图3为丙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说明图示河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
(2)与正常年份相比,推测甲地堆积体形成时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3)分析甲地堆积体形成之后,该河流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的次数。
(4)说明废弃古河道的主要形成过程。
2022-03-25更新 | 751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怒江河谷曾是狭窄谷地,在内外力作用下演变成如今的多级阶梯状台地。台地主体在冰期形成,其中IV级台地沉积物规模巨大,表层覆盖风化形成的松散堆积物,下部为砂砾石层,大小混杂、棱角分明,花岗岩巨砾含量多。湍急的怒江从阶梯状台地侧面流过,却无碍台地主体的保存。下图示意该段河谷阶梯状台地分布。



(1)推测IV级台地下部沉积物的物源,并说明理由。
(2)简述狭窄谷地向阶梯状台地演化的过程。
(3)分析支流对阶梯状台地形成和维持的积极作用。
2022-03-25更新 | 37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黑方台为黄土台塬,四周受沟谷切割,形成典型的黄土孤岛型地貌。其下基岩为泥岩、砂岩;基岩上覆分选较好、磨圆度高的卵石层,卵石层上为静水环境下形成的黏土层,黏土层上覆风积黄土。图1为黑方台地层对比图,图2为黑方台黏土层分布厚度示意图(单位:米)。




(1)指出该地区基岩以上沉积层的大约厚度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2)推测基岩以上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变。
(3)该区域黏土层沉积厚度主要受地形的影响,说明黏土层形成时下垫面的地势特征。
2021-08-01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唐山市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吉仁台沟口遗址所在河段地区位于伊犁盆地(河谷)东部支流喀什河流域,其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构成了呈柳叶状的尼勒克断陷盆地。75ka之前,吉仁台沟口遗址所在地区为一宽谷,其河流面比现在的河流面约高40m,河边较宽,河岸靠近两边山体。从75ka到约60ka,受高纬度夏季太阳辐射减弱及西风带移动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导致河道中堆积了超过7m厚的砾石层。从60ka到14ka,形成了第三级与第二级河流阶地。从14ka到2.4ka,形成了本区第一级阶地。下图示意吉仁台沟口遗址的地理位置及其河流阶地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ka:千年。T:阶地级别)。



(1)判断该河流阶地地貌发育和演化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判断依据。
(2)从75ka到约60ka,河道中堆积了超过7m厚的砾石层,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推测遗址区原始地貌能保存至今所需要的条件。
2022-04-21更新 | 5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7 . 河型转化是河流演化由量变到质变的标志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河型。嫩江上游流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界地带,流域内断裂发育,但目前构造运动不活跃,干流上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人类干扰较少。嫩江上游顺河流方向,划分为河段I、河段Ⅱ、河段Ⅲ,分别为三种河型。下图示意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嫩江上游流域河段Ⅱ河型最可能属于(     
A.高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B.低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C.低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D.高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2.与嫩江上游流域河段I相比,河段Ⅲ(     
A.年均降水量较大B.河谷宽度较宽C.冲积物面积较小D.土壤质地较粗
3.目前,影响嫩江上游流域河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     
A.构造运动B.气候C.人类活动D.基岩性质
2024-05-29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奥里诺科河水系为南美洲第三大水系,流域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河口有面积达2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如图,图A为阿劳卡气候资料统计图,图B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图C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1)指出甲水文站水位低于乙水文站水位的月份,推测此时期在甲水文站测得含沙量变大的原因。

(2)分析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2018-12-2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变化。该地气候干燥,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溜中洪水时先后三个时段河床的变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I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Ⅱ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Ⅲ时段,河水流量变小,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由1至Ⅲ时段河床经历了冲刷一一淤积的过程
2.与P值呈正相关的是(     
A.洪水期降水强度B.河床沉积物硬度
C.上游植被覆盖率D.下游河流含沙量
3.对于Ⅲ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说法正确的是(     
A.a侧可能为凹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
B.a侧沉积物硬度可能较大,不易被侵蚀
C.b侧可能为凸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D.b侧可能为左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2024-04-24更新 | 53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读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a、c、d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B.堆积、侵蚀、搬运
C.侵蚀、堆积、堆积D.堆积、搬运、侵蚀
2.图中b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2023-12-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