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2019-09-0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C.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D.暖锋过境增温
2.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B.西山牧羊C.南下踏青D.北山滑雪
2019-08-26更新 | 907次组卷 | 35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宝坻一中、杨村一中、静海一中等)

3 . 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分别为“瓶子树”景观图和南美洲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4月-9月B.6月-9月
C.7月-8月D.10月——次年3月
3.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洋流D.海陆位置

4 .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
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C.大气降水增多,淋溶作用强
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2.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土地表层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光照强B.温差大C.天气炎热D.多大风天气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2019-06-08更新 | 16746次组卷 | 54卷引用:天津市双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也门索科特拉岛上有一种独特树种,由于树液或树脂呈深红色,类似血液,因此被称为“龙血树”,其枝叶上翘,树冠茂密,像一把雨伞(下左图)。下右图为当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龙血树的奇特形态,可以
A.适应湿热的气候特点B.收集雨水减少蒸发
C.增加接受光照的面积D.抵御强烈的风沙
7 .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2019-01-30更新 | 428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天津卷精编版)
8 .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
2.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2019-01-30更新 | 3823次组卷 | 6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渤海石油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下列各题。

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
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2019-01-30更新 | 90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文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10 .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