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为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4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上升B.年降水量增加
C.河流流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10-05更新 | 529次组卷 | 26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暴雨、旱灾、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专家们说,这种情况对物种保护和全球气候的平衡有可能构成威胁。这说明了地球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独特性特征B.复杂性特征C.整体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
2020-01-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下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图。



(1)分析纳板河流域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分析本区域种植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19-10-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B.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D.地壳持续性下沉
2.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D.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3.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B.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D.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2019-09-19更新 | 1691次组卷 | 13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题
5 .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
2.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2019-01-30更新 | 3823次组卷 | 6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渤海石油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6 . 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所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完成问题

该地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
2019-05-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擂鼓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在近日央视热播的《绿水青山看中国》第2集中,介绍了“壶口瀑布在寒冬季节,却是令一番景象,两侧岩壁上结满品莹的冰挂,层层叠叠,倒悬的冰柱最长可达十几米”冰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结而成。读下图“黄河壶口瀑布位置”,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壶口瀑布的冰挂美景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水温低,飞溅的浪花在两岸的岩石上凝结而成
B.地处河谷,风力强劲,利于水汽凝结成冰挂
C.黄河中游气温持续下降,瀑布倾泻而下,冒起的水雾迅速冻结而成冰挂
D.白天气温回升,水汽大量蒸发,在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凝结成冰挂
2.近年来,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程使“黄河水变清了”,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黄河三角洲面积减小B.全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
C.中下游地下水位上升D.下游地区土壤肥力增加
2018-05-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天津市和平区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8 . 读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下列表格要求,提取图中信息,说明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
图中相关信息水文特征

2)图中所示地区产生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017-11-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其含量与土壤肥力正相关)、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河西走廊
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变化
C.土壤肥力变化
D.过度农业活动
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10 .        图示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读1976年、1987年和2000年我国某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
B.修建108国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C.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和秦岭隧道通车
D.发生了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2.据图可知,图示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四川省B.广东省C.陕西省D.辽宁省
3.关于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
B.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C.随着国道的建成使大熊猫栖息地扩展
D.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