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近年来,环渤海的滨海低海拔盐碱化地区在积极探索“滨海草带”的建设。“滨海草带”是指通过在滨海盐碱地上培育优质适宜的牧草和生态草,在改善土壤的同时亦为养殖业提供饲草料的一种创新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环渤海“滨海草带”的草类除具有耐盐碱的特点外,还应重点考虑(     
A.耐旱B.耐涝C.耐高温D.耐寒
2.环渤海“滨海草带”在改善盐碱化土壤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地下水位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盐分表聚④增加水分蒸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气候趋向暖湿B.土地资源丰富C.市场需求变化D.科技水平提升

2 . 降雪是空气中的水汽经凝结而成的固态降水,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过程之一。降雪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积累,形成积雪,构成高纬度和高山地区冰川的物质基础。下图为1991—2020年青藏高原平均年降雪日数空间分布(图1)和1991—2020年青藏高原平均月降雪日数分布(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甲地及附近区域为年降雪日数低值区的原因是(     
A.常年受冷高压控制B.北部高原高山阻挡水汽
C.位于谷地,海拔低气温高D.位于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2.关于图2全年中春季降雪日数最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高原气温回升迅速,升温明显对流旺盛
B.南部暖湿气流的逐渐加强和北部冷空气的频繁活动
C.高原春季积雪大量融化,近地面水汽充足
D.青藏高原海拔高,春季气温低,降水以降雪形式为主

3 . 长江上游某小流域海拔3300-4000米,森林茂密,土质疏松。甲、乙两坡的坡度、植被、土壤构成相似,但坡向不同。下图示意该地6-10月甲、乙两坡土壤容积含水量(即土壤水容积与土壤总容积之比)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坡相比,乙坡(     
A.太阳辐射强;降水少B.太阳辐射强;降水多
C.太阳辐射弱;降水少D.太阳辐射弱;降水多
2.推断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高寒荒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鸭绿江发源于中国与朝鲜边界白头山顶的天池,源头与河口落差达到2440m,流域内年降水量约870mm;夏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60%左右,支流众多,流域多属山区。

材料二: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著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团,在缺衣少粮、装备落后的艰苦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的直接较量。这次战役,志愿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长津湖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湖泊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自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风雪交加,气候严寒。

材料三:朝鲜族的传统建筑为泥草房,泥草房使用随手可得的稻草作为屋顶,泥土作墙,其遮挡风雨的效果、保暖性、舒适性极好,为广大贫穷的垦民所欢迎。下图为朝鲜族的传统泥草房景观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鸭绿江的水文特征。
(2)结合材料二分析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作战所面临的地理环境困难。
(3)结合材料三分析朝鲜传统泥草房的特征与当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022-03-19更新 | 7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该剖面的黄土是北侧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物,风力强弱影响沙漠进退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剖面所在地干湿状况与沙漠南缘几乎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的黄土主要来源于(     
A.塔里木盆地B.青藏高原
C.准噶尔盆地D.黄土高原
2.根据沉积物粒径大小,可推测剖面所在地距今3050~2600年间(     
A.降水偏少B.夏季风偏强
C.风力偏弱D.地形雨偏多
3.从沉积剖面64㎝深处至剖面顶部,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始终稳定在平均值以上,主要是因为(     
A.农业活动B.聚落分布
C.河流沉积D.寒冻风化
2022-03-18更新 | 229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下右图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
2022-03-18更新 | 2527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1-22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7 . 读“1700~2010年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B.人口增加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
2.上图所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增大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变得充足
2022-03-06更新 | 50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结构图,该地的石堰梯田具有“叠石相次,包土成田”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石堰梯田最可能位于(     
A.山西省B.江西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云南省
2.推测石堰梯田所在地的环境特点(     
A.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B.降水相对较少,以旱作农业为主
C.荒漠分布广,畜牧业分布在山麓D.河网纵横密布,航运价值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沙漠被称为变色沙漠,是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沿岸多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海雾有时深入内陆50千米。研究发现,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纳米布沙漠内有呈新月形、线形以及星形的高大沙丘,其中星形沙丘“随风摆动”并不断长高。左图示意纳米布沙漠位置,右图示意星形沙丘景观及风向。



(1)简述沙子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至纳米布沙漠的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沙丘海岸向内陆逐渐由白色增深至红色的原因。
(3)推测沙丘在“随风摆动”过程中形成星形并长高的原因。

10 . 驾驶雪地摩托进行“追光之旅”是俄罗斯基洛夫斯克郊区的经典户外项目。“追光之旅”分为序幕段(基洛夫斯克市一冰泉)、冲刺段(冰泉一彼得雷利乌斯山口)、舒缓段(彼得雷利乌山口一基洛夫斯克市)。2月1日“追光之旅”在当地日出时发团,恰好日落时回到基洛夫斯克市,历时5小时。下图示意“追光之旅”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月1日“追光之旅”可以观察到(     
①序幕段时太阳多位于右后方
②舒缓段时太阳多位右后方
③太阳最高时位于天顶附近
④全程太阳在地平面附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日到达彼得雷利乌斯山口时,观察到太阳刚好位于M山顶。“追光之旅”舒缓段大约历时(     
A.1.5小时B.2小时C.2.5小时D.4小时
3.“追光之旅”沿途观赏到的自然景观有(     
A.针叶林海B.湍急河流C.众多陡崖D.绚丽极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