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24年2月7日,位于难言岛的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秦岭站东侧的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冰间湖是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冰间湖是冰封的海洋与大气相通的窗口。秦岭站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开展冰间湖生态过程等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极冰川融化对全球平均海平面有重大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三大河口因海平面异常变化及季节性高海平面加剧咸潮入侵的事件多有发生。

(1)秦岭站开站当日,5个南极考察站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站;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站。
(2)秦岭站是我国首个面向____海区的考察站(单选:A.印度洋B.大西洋C.太平洋)。
(3)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秦岭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微网管理系统,结合其地理位置,推测其使用的主要可再生能源并分析原因。
(4)秦岭站名字源于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秦岭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____。(不定项选择)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B.东部和西部的分界线
C.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D.水田和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5)简述南极地区冰间湖对附近生物生存(海鸟、海豹等)的影响。
(6)海平面持续上升使得各潮位站高、低潮位均有所抬升,潮差增大,促进了高盐水的向陆运动,进而____咸潮入侵(单选:A.加剧B.减轻)。长江口咸潮主要受____影响;(单选:A.地形B.天文大潮C.地表径流)。钱塘江每年8月份就开始受到咸潮入侵的威胁,主要受到____影响(单选:A.地形B.天文大潮C.地表径流)。除了上述因素,加剧咸潮入侵的气象或海洋灾害有____
2024-04-12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十年。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千岛湖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也称新安江水库),属于国家5A级风景区,千岛湖60%以上的水量来自新安江。

2012年,新安江流域成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只要上游省份出境水质达标,下游省份则每年补偿上游省份1亿元用于河流治理与生态保护,否则相反。二轮试点期间,浙皖两省出资均提高到2亿元。


2006年至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表

统计指标年份
200620082010201220142016
黄山市农用地面积(km2)8930.18928.38933.59025.49041.29040.3
黄山市接待游客人数(万人)1186.51780.22500.43516.34208,15187.1
新安江总氨入湖总量(吨)4980.39684.28027.77902.56986.711567.1
新安江总磷入湖总量(吨)168.4170.6265.5237.8196.6487.6

(1)千岛湖景区不仅有秀水,还有一片石林景区,享有“华东第一石林”的美誉。在我国可以看到类似石林景观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2)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关于水库区域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云雾天数增多B.气温日较差增大C.降水天数减少D.气温年较差增大

(3)千岛湖水域面积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分析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5)结合材料分析千岛湖水质2006年起逐渐下降的原因。
(6)运用流域开发的原理,分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上、下游两省的有利影响。
(7)“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千岛湖是某矿泉水公司的水源地,该公司的搬运工作却没有让千岛湖的湖水枯竭,因为千岛湖会不断得到陆地水体的补给,其中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____水和____水。
2023-11-0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13·上海虹口·一模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什么?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何处?原因是什么?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产生与哪些因素相关?危害是什么?
2019-11-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4 .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反映的水循环环节。简述图中②、③两处地貌的成因,这种地貌的形成能反映水循环的哪种地理意义?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对当地气候和河流的影响,这种影响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哪种基本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两处中更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2019-10-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