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2024·甘肃·一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湿地属于高寒季节性冻土湿地,湿地广布富含甲烷(温室气体)的泥炭,湿地地面土层起伏明显,形成了凸起处、过渡带、凹陷处三个微地形区,其相对高度在30cm左右。随着气候变暖,若尔盖湿地甲烷排放量呈增加趋势。下表示意三个微地形区甲烷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形区甲烷排放强度(kgCha⁻¹a⁻¹)甲烷排放贡献率(%)面积占比(%)
凸起处23.91620
过渡带30.47371
凹陷处34.1119
1.若尔盖湿地地面起伏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B.冻土冻融频繁
C.流水搬运堆积D.气温差异较大
2.相较过渡带和凹陷处,凸起处(     
A.植被生长较繁盛B.土壤透气性较差
C.表土层更加紧实D.有机碳含量较高
3.推测影响过渡带甲烷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A.有机碳含量B.人类活动C.水分含量D.占地面积
2024-02-28更新 | 21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4-5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鲅鱼主要栖息于浅海大陆架区,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有分布。鲅鱼夏季一般栖息于近海的中上层,冬季则栖息在中下层,每年4~5月和9~10月都是其季节性洄游高峰期。下图是2013年我国四大海区海洋表层月均水温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月份我国四大海区水温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区面积B.离陆远近C.太阳辐射D.封闭程度
2.每年4~5月,鲅鱼的洄游路线是(     
A.南海到东海B.东海到黄海C.渤海到东海D.黄海到东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秃尾河和孤山川是黄河中游右岸的两条一级支流,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430mm。秃尾河控制的流域面积为4503.40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5%,耕地占比18%;孤山川控制的流域面积为1263.11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3%,耕地占比32%。20世纪80年代开始,黄土高原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图1为秃尾河和孤山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秃尾河和孤山川1956~2010年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1)说出秃尾河和孤山川共同的水文特征。
(2)指出秃尾河和孤山川径流量差异的形成原因。
(3)指出1956~2010年秃尾河和孤山川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4)分析秃尾河和孤山川输沙量相差不大的原因。

4 . 与其他重金属显著不同,汞(Hg)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在海拔3700-4300m,大气泵含量主要受大气泵的长距离传输控制。陆地生态系统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带来的汞,或通过叶片吸附大气汞并以凋落物的形式累积在土壤中。1860年以来青藏高原土壤汞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含量高于北坡。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土壤汞累积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大气汞最可能来自(     
A.北美B.南亚C.欧洲西部D.西伯利亚
2.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中,表层土壤中汞含量的最多的是(     
A.草甸B.森林C.灌丛D.草原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国渠建于战国末期,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引泾河水入洛河,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的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总渠自渠首(取水口)谷口向东共三百余里,与西汉时开凿的六辅渠(六条南北向辅助小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如左图)。总渠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虽有零星陆地,但难以种植。《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歌谣云:“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曾六次变更(如右图)。

(1)结合锋面雨带进退相关知识,分析关中平原“凶年”形成旱灾的原因。
(2)简述郑国渠灌溉系统在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中发挥的作用。
(3)从自流入渠的角度,分析先秦以来郑国渠渠首位置变更的趋势及原因。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比利牛斯山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3404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南坡属亚热带夏干旱型气候,年降水量约500-750mm,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和灌木林,北坡年降水量约1500-2000mm,植被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近50年来,该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雪线和林线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半岛约有1800条河流,杜罗河和埃布罗河是其中的两条重要河流,杜罗河支流主要来自北部的潮湿区,埃布罗河多数支流发源于比利牛斯山南坡。


(1)从河流流量的角度,比较杜罗河和埃布罗河的差异。
(2)推测近50年来比利牛斯山雪线和林线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南北坡任选一坡作答)。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的理想档案。泥炭层由泥炭和少量泥沙构成。泥炭是沼泽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物质主要是沼泽生物残体。泥炭腐殖质数量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可用于指示古气候。下表示意两类区域泥炭的相关资料。

分类甲区泥炭乙区泥炭
地点长白山哈尼青藏高原红原湖北神农架福建天湖山
地面高程/m882-90034661700-17601180
年均降水量/mm743.3753.01528.41800.0
年均气温/℃3.031.107.415.80
指示作用腐殖质数量多,指示气候暖湿腐殖质数量少,指示气候暖湿
微生物活动能力土温20℃~30℃、湿度60%-80%时,微生物活动能力最强;水热状况距此范围越远,微生物活动能力越弱。
(1)推测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理想档案的原因。
(2)同为指示气候暖湿,甲、乙区泥炭腐殖质数量趋势相反。对此进行解释。
2023-06-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学业仿真模拟地理试题(二)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中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变化是对圈层间能量平衡的综合反映,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可靠指示器,在全球海平面上升与区域水循环研究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冰川发育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制约,其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冰川普遍出现了加速退缩的趋势。图示意1973—2020年阿尔金山不同高程、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及年均退缩率变化。



(1)说明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年均退缩率与冰川分布、冰川规模、坡向的相关性。
(2)结合所学地理原理,论述冰川消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022-12-27更新 | 3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 月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2.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3.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2023-06-10更新 | 13529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东南的印度洋西部,是世界第四大岛屿,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该岛中东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高原,海拔2876米的马鲁穆库特鲁山为全岛最高峰,由高原向东西两侧倾斜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全岛主要有两大自然景观,中东部为茂密的热带雨林景观,但比非洲大陆面积小得多,西部为热带草原景观。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非常丰富,但近年来岛上生物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给岛屿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自然景观分布图。



(1)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覆盖面积比非洲大陆小的主要原因。
(2)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生物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