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左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梳头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2019-01-30更新 | 308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2.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2019-01-30更新 | 4357次组卷 | 5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乌尔米耶湖(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
2.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4 . 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2.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  )
A.红土
B.沙土
C.黄土
D.黑土
2018-11-26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新学道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适宜的橡胶造林区。

材料二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当地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

材料三     图1为2010年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图,图2为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的结构图。


(1)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简析该地雾日减少的原因。
(2)该地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简析其原因。
(3)说明该地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2018-11-26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材料三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350~450mm之间,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下图为H河流域位置及区域简图和1981~2005年H河断流天数曲线。




(1)简述H河近20年来断流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H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缓解H河断流的对策。
(4)面对该河流连续发生断流,说明政府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9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83次组卷 | 7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大陆中西部有两处地理奇观。一是玻利维亚西部的“天空之镜”——乌尤尼盐沼,在雨后,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天空景色,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二是秘鲁西部的“海鸟天堂”——钦查群岛,这里生活着近千万只海鸟,“鱼多鸟必众,鸟众鱼必多”的壮观景象令人感叹。这里的鸟粪堆积如山,秘鲁曾借鸟粪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目前秘音政府已经在岛上设立警察局以控制鸟粪的开采。下图示意两处奇观及其位置。

(1)简要说明摄影爱好者云集乌尤尼盐沼地区,拍摄“天空之镜”景色时期,当地的天气特征。
(2)请对“鱼多鸟必众,鸟众鱼必多”作出合理的解释。
(3)评价秘鲁政府限制鸟粪开采可能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