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1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是大自然给埃及的馈赠,但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会定期泛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乙中尼罗河泛滥与农业生产的时间判断,正确的是(     
A.①6-10月B.②9-11月C.②4-5月D.③7-8月
2.尼罗河泛滥给埃及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②便于航运,船可顺流而下
③催生历法,便于农业耕作④稀释盐分,缓解土壤盐碱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8-13更新 | 67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A.北部盐度低于南部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夏季低于冬季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2.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减少          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3.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2022-08-12更新 | 96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智利竹荚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图示意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盛行风向B.海水温度C.距陆远近D.种群规模
2.推测智利竹荚鱼的生活习性是(     
A.冬季产卵B.顺流洄游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
3.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09更新 | 8906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德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岭是山脉,但又山不连脉,被分成了五堆,又称“五岭”,其与秦岭都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南岭的地域分界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某学者根据南岭两侧的气温与降水数据,绘制了南岭山地地域分界性影响力值(影响力越大值越高)的逐月变化图。

(1)分析秦岭与南岭都能成为重要自然地理界线的原因。
(2)与秦岭相比,南岭的地域分界作用不够鲜明,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3)指出图中代表气温影响力的曲线,并说明判断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近年来,受气候变化、湖底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青海湖岸线长度和水位升降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下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水位与岸线长度的对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青海湖岸线长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持续增长B.持续缩短C.波动增长D.波动缩短
2.1997年前青海湖岸线随水位下降反增,可能是由于(     
A.湖岸河流汇水增加B.湖底地形起伏较大
C.湖盆抬升速度较快D.湖盆纵向扩张加快
2022-06-29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2022-06-23更新 | 17519次组卷 | 49卷引用:重组卷02-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高考专用)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2-06-23更新 | 12063次组卷 | 39卷引用:重组卷03-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高考专用)

8 .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
2.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022-06-23更新 | 13394次组卷 | 50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专用)

9 .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房后多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因为(     
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B.夏季树叶茂盛,能增加空气湿度
C.冬季落叶后,可获得较多光照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砍伐获取木材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10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