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索三河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由木曾川、揖斐川、长良川组成,中下游主要为平原,历史上三河之间易摆动。木曾川为基索三河中最长的河流,下游河道中间多心滩,河岸多边滩,东岸自13世纪开始发育沙丘,当地在木曾川下游沿岸修筑堤坝,堤坝建成后,河岸沙丘进一步扩大。19世纪,人们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使得长良川由流入木曾川改为流入揖斐川。目前,基索三河下游已成为日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名古屋为国际化大都市。图示意基索三河下游水系。

(1)木曾川心滩、边滩、沙丘堆积物的平均粒径大小排序是:心滩>边滩>沙丘,请分析其成因。
(2)木曾川下游沿岸的堤坝建成后沙丘进一步扩大,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说明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的目的。
2024-06-0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适应性强化训练(三)地理试题
2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渤海沿岸的鲁北盐场积极推进海水综合开发利用,取得良好效益。如图为鲁北盐场及周边海域盐度分布图,图为鲁北盐场海水综合利用模式图。

(1)分析莱州湾海水盐度较低的自然原因。
(2)鲁北盐场一年中晒盐的最佳时间为4~6月,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3)阐述鲁北盐场海水综合利用产生的效益。
2024-06-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海拔2000米至山顶)原生植被以灌木苔原为主。研究发现,随着海拔升高,苔原带温暖指数和湿度指数(两指数数值大小分别与温度和湿度呈正相关)呈现单峰变化规律。随着气候变化,近年来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被入侵现象,对原生植被产生较大影响。如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3种典型原生植被和3种入侵植被与温暖指数、湿度指数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笃斯越桔相比,单花橐吾更喜(     
A.暖湿B.冷湿C.暖干D.冷干
2.推测长白山西坡苔原带3种原生植被是(     
A.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宽叶仙女木B.小叶章、大白花地榆、单花橐吾
C.宽叶仙女木、大白花地榆、小叶章D.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单花橐吾
3.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长白山西坡苔原带(     
A.上限上移B.下限下移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

4 . 鄂西南岩溶区某地含水层和不透水层上下交替分布,水牯洞地下河沿下坪断裂带向东北流动,跨越三个地表河流域,水量较大,并在水牯洞(岩溶竖井)出露地表。水牯洞地下河全程为潜水性质,仅在出口附近具备一定承压性。下图示意水牯洞地下河及其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牯洞地下河沿下坪断裂带向东北流动,反映出(     
A.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B.不透水层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C.地层界线与断裂带垂直D.地表水流平行于断裂带流动
2.水牯洞地下河在出口附近具备一定承压性的原因可能是(     
A.洞壁崩落物堆积,导致出水口变小B.地下河溶蚀围岩,导致围岩变薄
C.断裂带构造抬升,导致地势抬高D.毛家河溯源侵蚀,导致河流延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南部具有广阔的潮滩,其中莱州浅滩仍然在向北延伸。莱州湾南部海岸线包括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近些年来,莱州湾自然岸线占比下降,且逐渐蚀退。下图示意莱州湾南部潮滩范围。

(1)简述莱州湾南部潮滩广阔的形成条件。
(2)从海流作用角度,分析莱州浅滩逐渐向海发育的过程。
(3)说明近些年来菜州湾自然岸线逐渐蚀退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烷是一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冷泉区域喷涌的流体中甲烷含量高达99.5%,并伴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和丰富的冷泉生物群落(如下图)。天然气水合物由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类冰状固态物质,天然气或者海底之下的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和甲烷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沿着裂隙向上运移和排放形成冷泉。

(1)说明海底冷泉的形成条件。
(2)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海底甲烷的释放导致海水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3)简述海底冷泉研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24-06-01更新 | 54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模拟预测地理试题(三)

7 . 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林草茂盛的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防火方式运行的原理是(     
A.降低林草温度B.降低地表反射率
C.及时监测火情D.减少可燃烧物
2.当地生物防火促进了青草发育,原因是该举措可以(     
A.增加空气湿度B.改善受光条件
C.防止土壤板结D.抑制土壤沙化
2024-05-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中丘陵某片区山丘相对高差约3080米,形成了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堰塘冲田系统”——丘底冲田(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沿径流路径而建、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升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汇水筑塘、丘顶植林,“依山靠林近塘面田”的乡村格局形态,宅基地分布零散。下图为川中丘陵某片区等高线图。

(1)说明堰塘冲田系统是如何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
(2)指出聚落建筑的分布规律及作用。
(3)指出堰塘冲田系统对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4)简析冲田在冬季囤水并休耕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2024-05-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位于大兴安岭最北部,在稳定的东北积雪区中是雪深最深、积雪时长最长的区域,年均积雪深度9cm以上,年均积雪日数超过120天。下图是1974—2020年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11月一次年3月该地区积雪日数相对稳定,与此无关的因素是(     
A.气温较低B.降雪日多C.海拔较高D.风力强劲
2.研究表明,该地冬季平均积雪深度与平均地面一雪面温差呈正相关,这表明积雪具有(     
A.反射作用B.吸热作用C.散热作用D.保温作用
2024-05-15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老爷岭南部林区位于长白山,地形地貌复杂,溪流众多,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和灌丛植被。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东北虎豹、黄喉貂、野猪、狍、梅花鹿等。黄喉貂为昼行性森林动物,跳跃行走,其食物包括兽类、鸟类、昆虫和植物等,以兽类为主。下图是老爷岭南部林区黄喉貂栖息地适宜性分布和廊道位置简图。

(1)从食物摄取和天敌角度分析图中黄喉貂核心栖息地的栖息条件。
(2)分析生态廊道建设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3)分析黄喉貂生活习性对生态廊道选址建设的重要挑战。
(4)调查发现,黄喉貂在阳坡、距河1.5公里处、农田等地出现概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2024-05-13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