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湖泊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能够很好地反映气候变化趋势,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赛里木湖古称“净海”,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微咸水湖,湖区四周群山环绕,自然资源丰富。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结束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图1为赛里木湖位置示意图,图2为1960-2020年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趋势图。



(1)结合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趋势,从水体补给角度推测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
(2)说明赛里木湖面积不断变化对湖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分析赛里木湖能成为我国最大冷水鱼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舌尔是坐落在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由约115个岛屿组成,最主要由马埃岛、普拉兰岛和拉迪戈岛等三大岛屿组成,马埃岛是其第一大岛;塞舌尔面积达451平方千米,与亚洲最近的国家相距3000千米,人口约9.6万人。塞舌尔的工农业并不发达,经济以旅游、渔业和少量手工业为主,全境半数地区为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世界上千种独一无二的动植物,环境优美,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塞舌尔人环保意识很强,砍树需审批,海洋公园禁止捕鱼,也常会规劝游客不要检贝壳以保护完整生物链。图1为塞舌尔位置图及马埃岛示意图,图2为维多利亚气候资料图。



(1)结合材料信息,简述塞舌尔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塞舌尔岛上能保留大量丰富且稀有动植物的条件。
(3)简述塞舌尔工农业不发达的因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大陆东岸的最高山,海拔2744m,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拥有温带地区最为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谱,从山下至山顶依次出现红松阔叶林(海拔720-1100)m)——云、冷杉针叶林(海拔l100-1700m)——岳桦林(位于海拔1700-2000m之间,位于火山锥下部,坡度陡,降水多,风力大,树木矮小弯曲)——高山冻原(海拔2000m以上)的植被群落变化。对同树种而言,胸径越大,树龄和树高也就比较大。不同海拔,某树种幼树越多表明该树种的生存环境越有利。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岳桦林和云、冷杉交错带中的岳桦平均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单位:m)。



(1)说明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树木矮小弯曲的主要原因。
(2)说出长白山西坡岳桦的平均胸径及树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推断岳桦林在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垂直方向上的演化。
2021-09-11更新 | 42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9月考试地理试题

4 . 额尔古纳河在呼伦湖下游,达兰鄂罗木河(下图中P河段)把二者连接起来,且达兰鄂罗木河是呼伦湖唯一的外泄通道,在枯水时期额尔古纳河会倒灌入呼伦湖。额尔古纳河流域年降水量约300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额尔古纳河(     
A.为咸水河B.一年有两个汛期C.无结冰期D.水量春季大于夏季
2.导致额尔古纳河河水倒灌入呼伦湖的主要原因是(     
A.额尔古纳河下游支流众多B.呼伦湖周边沼泽蓄水量小
C.额尔古纳河河床北高南低D.呼伦湖地势低于额尔古纳河
3.呼伦湖湖水(     
A.始终是淡水B.盐度处于变化之中C.始终是咸水D.处于不断变咸过程中
2021-09-09更新 | 51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咸海流域深处亚欧大陆腹地,流域面积约141万km2,地跨中亚5国。咸海流域源自天山山脉及帕米尔高原。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约11℃,年降水量约236mm。东部山区降水多(1000~2000mm/年),西部平原区降水少(<100mm/年),水汽多来自大西洋,年蒸发量高达1700mm。阿姆河是咸海流域内流量最大的河流,河流两岸是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地。1960年以来咸海流域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使得社会经济用水激增,致使至1990年咸海面积萎缩50%,引发咸海生态危机,目前咸海面积已萎缩90%。下图为咸海流域概况。



(1)描述阿姆河流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咸海的大幅萎缩对湖泊周边气候的影响。
(3)指出咸海流域的大规模开发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1-09-0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气候是冻土分布的主导因素。我国东北全境为冻土区,除大小兴安岭北部区域为多年冻土区外,其余绝大部分为季节冻土区,冻土的存在对东北商品粮生产基地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增温更为明显,气温升高必然会导致冻土发生变化,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多年月均冻土最大冻结深度。

(1)简析东北地区多年月均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出现在3月的原因。
(2)简述冻土深厚对东北地区种植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冻土的影响。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喀斯特是指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在平坦地区,热喀斯特湖是其常见的地貌特征。北极地区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碳。近年来,随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碳转化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

材料二   研究发现,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对周围多年冻土产生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热喀斯特湖对周围多年冻土的影响。


(1)说明热喀斯特湖的形成过程。
(2)简述热喀斯特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热喀斯特作用可能使北极地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2021-07-26更新 | 848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9月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位于西斯匹次卑尔根岛西北部。该岛冰川、冻土广布,植被以地衣和苔藓为主,少有树木生长。岛上居民约3000人,主要从事采矿、旅游等产业。居民房屋底部架空离地,多修建在深埋地下的木桩或水泥桩上,屋顶坡度大。下图示意西斯匹次卑尔根岛略图。



(1)简述该岛居民点集中分布在甲海湾沿岸的原因。
(2)说明该岛少有树木生长的原因。
(3)解释该岛民居建筑特点的合理性。
(4)该岛旅游规模较小,请说明原因。

9 . 地球系统中的大气、海洋、岩石、生物等不同圈层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碳循环过程。不同圈层之间的碳交换和循环速度差异较大。其中,岩石圈所储存的碳元素的量约占地球上碳元素总量的99.9%,碳元素迁移、转化活动缓慢,起着贮存库”的作用。大气、海洋和生物圈层之间的碳交换和循环速度则快得多,起着“交换库”的作用。下图示意碳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通过碳循环过程被陆地和海洋吸收,其余部分会在大气中长期停留,原因是(     
A.岩石圈“储存库”的碳储存能力有限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四大圈层中最多
C.陆生动植物的数量与种类减少速度快D.“交换库”碳循环容量与速率的限制
2.下列措施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是(     
A.海洋生物固碳B.使用清洁能源C.改善产业结构D.降低工业能耗
2021-07-09更新 | 730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学期09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土壤
C.地形D.光照
2021-06-15更新 | 5240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