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分布区。地质学家刘东生通过对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研究,向世人展现了该区域两百多万年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一:距今两亿年前,黄土高原所在地区有个巨大的庆阳湖,那时生长的茂盛森林已变成如今的煤炭。青藏高原抬升逐渐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中国西北地区逐渐形成了沙漠、戈壁。此后的两千万年来,强劲的西北风吹来了沙尘;大约距今一百多万年开始,黄河蜿蜒流经该区域,成就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

资料二:“风成说”(黄土高原形成的主流学术观点)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于强劲的偏北风所携带的尘土堆积,再经过成土作用形成。

资料三:图为洛川地区某黄土剖面及土质分析信息示意图。



(1)“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成土母质来自中国的____地区,经过了风力的____________作用。
(2)结合不同颜色土层的土质分析结果判断:壤土层形成时期,该区域生长的植被应以____为主,气候较____;黄土层形成时期,该区域风力相对较____,生长的植被可能为____
(3)洛川地区黄土呈现深浅颜色土层交替的变化,说明两百万年以来,当地反复变化的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____
(4)黄土高原的土壤在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气候、____、时间等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的民居形式,建造过程中不立梁柱、不设砖瓦,原因是黄土具有____的特点,窑洞的屋顶多选择____(红色/黄色)土层,原因是____
2023-03-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我国南方某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如图)。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__________,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
(2)同学们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帮其分析原因。
(3)土壤的形成是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乃至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试分析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同学们发现当地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和疏松程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了提升土壤肥力,农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3 . 2022年10月3日,我国南方地区某校高一地理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开展了一次土壤野外考察,采集土壤标本,回校后完成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该地理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土壤标本呈土红色,腐殖质较少,质地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腐殖质较少,主要是因为(     
①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②植被差,枯枝落叶少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较强④风力小,风化作用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地理小组的同学带回少量土壤用于阳台种植花草,对其做法的目的阐述合理的是(     
A.浇纯净水——补充土壤矿物质B.加入果皮——增加土壤透水性
C.倒入茶叶渣——改变成土母质D.拌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
2023-02-14更新 | 521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人文班)

4 . 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下左图)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冲蚀和淤积相结合的变化)显著。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右图为1976~2014年研究区域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2~2014年研究区域内海岸线最可能(     
A.向内陆变化B.向海洋变化C.不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
2.造成2002~2014年研究区域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黄河沿岸流域大气降水增多B.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C.黄河沿岸煤矿开采面积增大D.黄河中上游调水调沙频繁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图甲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乙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图乙地貌的箭头是(     
A.⑧B.⑦C.⑥D.⑤
2023-02-10更新 | 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
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某中学高一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研学活动。在寒假他们坐飞机从海口飞往哈尔滨,又利用暑假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校学生在飞越A省时,发现该省南部和北部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这是因为该省的南部和北部(     
A.气候类型不同B.水文特征不同C.作物种类不同D.土壤类型不同
2.以下是该校学生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所看到的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A.B地看到广阔的水稻田B.C地附近山地有茂密的森林
C.D地看到了荒漠景观D.新疆既有荒漠、冰川,又有山地森林、草原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a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图b为澜沧江支流汇入处的地貌景观,图c为某地貌的卫星影像。



(1)说出图b所示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坡度、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点。
(2)说明图c所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3)从水源、土壤和自然灾害的角度,分析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

9 . 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的香山是我国四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一般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中是香山红叶的最佳观赏期,随着叶片慢慢由绿变红,遇霜则更红,层林尽染,满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香山出现红叶的植被类型是(     
A.亚寒带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落叶阔叶林
2.下列关于香山红叶的植被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垂直结构较为复杂B.叶片多呈革质
C.有明显的季相变化D.形态为匍匐状
2022-07-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湘西吊脚楼,主要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筑框架完全采用木材、榫卯接合方式建成,属于古代干栏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栏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一种房屋”。下图为湘西某地吊脚楼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吊脚楼底层架空的主要目的是(     
A.防潮和通风B.节省建筑材料
C.提高吊脚楼的承重D.减轻吊脚楼的重量
2.湘西地区新建吊脚楼大量采用钉子而非榫卯接合方式修建,吊脚楼的寿命反而缩短,其原因是(     
A.地形起伏大B.气候湿润C.降水稀少D.土层较薄
2022-06-2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