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下图),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为大量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这里降水季节差异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是各种珍稀动植物理想的栖息环境。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类型多样B.沼泽湿地广布
C.地形复杂多样D.无人类活动干扰
2.卡卡杜国家公园雨季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受东北信风控制B.受西北季风控制
C.受东南信风控制D.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2020-07-01更新 | 440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土壤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山地不同植被群落8月份某时段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随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水分B.土壤温度C.光照强度D.地下生物量
2.图示时段红松阔叶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峰值明显滞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枯枝落叶少B.根系发达C.树冠茂盛D.树干高大
2020-06-10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憨厚可爱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肉植物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质层,很多种类表皮被蜡被毛。表皮气孔数远少于其他植物,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这种特征主要是为了(     
A.存储养分B.促进对水分的吸收
C.减少蒸腾作用D.减轻大风影响
2.多肉植物的特征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独特性B.相似性C.差异性D.整体性
2020-04-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吉林·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2020-04-21更新 | 564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箭头表示盛行西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图示③阶段类似的是(  )。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6 .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
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
7 . 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自然带①的名称是______。自然带沿⑤⑥⑦的变化符合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其发生变化的地理要素是______
(2)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该气候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
2020-03-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当地森林茂密,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成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千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称谓由此而来。图示意保和岛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董。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大尺度来看,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
2.“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主要原因是(       
A.土层太薄B.温度太高
C.降水太多D.海拔太高
3.据图推断,“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       
A.2月B.5月
C.8月D.11月

9 . 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它是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A.降水B.下渗C.蒸发D.蒸腾
2.树干流液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云层厚度B.土壤黏性C.温度高低D.太阳辐射
3.该山地可能是
A.天山B.太行山C.长白山D.阿尔卑斯山
10 . 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能指示水湿环境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关于图中各地植物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四季常绿B.乙——根系发达
C.丙——叶宽而薄D.丁——叶呈针状
2020-01-19更新 | 478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非高考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