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7月,中国货轮“永盛”号从中国的上海出发沿北极航线,经过27天的航行,最终抵达终点荷兰鹿特丹。
材料二     下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

材料三     下表为“北极航线与苏伊士运河航线比较表”。

结合材料三,概括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主要优点是                      
缺点是                         
从上海向北驶向北冰洋的航程中沿岸景观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是___________。
(3)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是北极圈内的不冻港,该港口终年不冻主要是受_____(暖流或寒流)影响。
(4)航线终点鹿特丹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因常年受______(风带名称)控制,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而同纬度大陆东岸则属于            气候,两地的自然带都是_______________带。
2017-07-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我国四川省境内。


读图完成各题。

1.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A.植被较丰富
B.距海洋较近
C.土壤较肥沃
D.海拔高度较大
2.山麓自然带①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 .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③处形成陡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
C.褶皱隆起D.断层活动
2.②、④两处森林遭破坏,会使下游湖泊淤积萎缩加剧。这种联系反映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B.垂直地域分异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D.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C.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D.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5 . 马克·波罗的东行之旅大大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读“马克·波罗东行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D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C处气候类型为________,对应图B中的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
(2)图C中①②③分别是沿东行线路依次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该线路对应图A中的_____(C-E-D或A-B-C),这种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沿途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差异。
(3)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方式,图A中B处土地不断退化,导致该地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要素发生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特征。
2016-11-26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和“某季节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里约热内卢纬度较低,受巴西暖流影响,再加上东南信风和高原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1)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受__________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
(2)图示季节正值南半球的__________季,巴西高原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3)里约热内卢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
A.差异性B.整体性C.封闭性D.区域性
2016-11-26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期末地理试卷
10-11高一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7 . 该图表示的是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环境的       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来实现。
(2) 我国黄土地貌的发育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原始地形、黄土的堆积以及水的作用。所以黄土地貌是                     
                         (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3)图中a、b、c、d、e、f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_,表示旗形树冠形成的是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10-11高一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判断题 | 适中(0.64) |
8 . “厄尔尼诺”现象表明,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制约,彼此孤立的。
2016-11-26更新 | 9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10-11高三上·福建宁德·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2016-11-26更新 | 444次组卷 | 7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10-11高一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2016-11-26更新 | 5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