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大规模开垦坡地种植菊花,从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因砍伐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C.地理要素的新功能D.区域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2.随着该地农业的发展,会导致该地区(     
A.地表蒸发量增加B.大气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量增多
2021-09-17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读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区域性C.差异性D.独特性
2.该地区沙漠形成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021-09-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树高一般能达到15~20m,侧根发达。林中常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东西走向山脊的南、北侧泰加林在覆盖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图1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图2示意泰加林根系发育。



(1)大兴安岭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山脊北侧泰加林覆盖率比南侧高。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说明泰加林直根较短但侧根发达的原因。
(3)简述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的过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某区域典型植物图,该植物属半灌木,成年植株高度在24-40厘米,叶片小,呈卵形,茎上长有尖刺,根系发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植物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荒漠C.温带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2.关于该植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叶片小主要是为了减小热量的散失B.植株较矮主要是为了防止被风吹走
C.茎上有刺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D.根系发达主要是为了吸收更多水分
2010高三·浙江温州·学业考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
2021-05-10更新 | 1696次组卷 | 75卷引用:安徽省桐城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1)山西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
(2)内蒙古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
(3)在相同的养护条件下,M线附近和N线北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对比分析其原因。
(4)N线部分林木的东南一侧的树冠较为茂盛,另一侧非常稀疏,呈现旗形树冠的景观,分析其自然原因。
2021-04-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下图为华北传统民居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所示区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当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隆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读图和材料,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并简单说明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并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人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启示。

8 . 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是一种身材高大、体形别致的树木。远远望去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纺锤树有30米高,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里面贮水约有2吨。雨季时,它吸收大量水分,贮存起来,到干季时来供应自己的消耗。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纺锤树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全年干旱少雨
C.分干湿季,降水较少D.夏季温和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
2021-03-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下列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
(2)指出该植被发挥的主要功能。
(3)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

10 .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我国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等省均有红树林的分布。下图为某地河口地区的红树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红树林的植物特征及其对应的生存环境特征搭配不正确的是(     
A.支柱根——海风、海浪大B.呼吸根——潮汐现象
C.可排盐分的腺体——高盐D.胎生——多台风
2.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捕碳能手”、“鸟类天堂”、“鱼虾家园”、“海水净化器”,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功能的是(     
A.保护海岸B.维持生物多样性C.提供木材D.净化海水
2021-03-03更新 | 12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