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1)描述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描述该地貌景观的特点。
(2)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试分析其原因。

2 .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是东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物种。下图示意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重心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茎柔鱼渔场重心(     
A.1—5月向西南方向移动B.1—5月的移动范围小于5—8月
C.8—12月向东北方向移动D.8—12月南北移动距离大于东西移动距离
2.据图推测,茎柔鱼5—8月(     
A.顺洋流流向迁移B.向高水温区迁移
C.对饵料需求增大D.受赤道热带气旋影响较大
3.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年茎柔鱼个体较小,主要是由于(     
①海水温度升高②海水温度降低③栖息范围增大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3更新 | 189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学小组发现大面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510mB.550mC.570mD.590m
3.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mB.甲地坡面河流流向东南
C.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D.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
2022-08-08更新 | 197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牛油果,别称鳄梨,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果实营养价值很高,有“森林奶油”的美称,果树根较浅。墨西哥米却肯州是牛油果主产区。我国的广东、海南省也有少量种植,每年需从墨西哥大量进口。下图为墨西哥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     
A.喜暖B.喜冷C.耐涝D.喜干
2.墨西哥牛油果能大量销往我国,主要得益于(     
A.中墨经济互补性B.“中欧班列”开通C.冷藏、保鲜技术D.牛油果储运方便
3.制约我国牛油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技术D.政策
2022-08-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西伯利亚的冻土层十分深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坚硬的多年冻结层.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冻土物质颗粒十分细腻,包含大量腐殖质(有机质在微生物分解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胶体物质),连块小石子都难得一见。受地形、冻土等因素的影响,该地河流河曲密集,河流还容易发生游移改道。下图示意西西伯利亚某地密集的河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物质颗粒十分细腻的原因是(     
A.气候冷湿,风化作用弱B.地形平坦,河流搬运能力弱
C.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少D.降水稀少,河流搬运能力弱
2.形成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曲密集的原因是(     
A.溯源侵蚀强B.下切侵蚀强C.侧蚀作用强D.堆积作用强
3.该地河流最容易发生河流改道现象的时间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7 .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甲乙丙丁中的①②③④代表自然带数目),回答下面小题。



1.四座山分布纬度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在南半球B.乙山北坡为迎风坡C.丙山在南半球D.丁山北坡雪线高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B.一月份0℃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
C.台湾岛的面积将增大D.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上升
2022-06-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实验班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该国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铁矿业和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该国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扎迪特周围地区(如下图所示)。2014年与我国合作在塔扎迪特附近(即甲处)投资建设铁矿冶炼工业基地,使其成为集开采、冶炼、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国内和国际工业基地。



(1)简述毛里塔尼亚沿海地区渔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铁矿开采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022-06-20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创新部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9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碛是指覆盖在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屑物。冰川融化使一部分内碛暴露于冰川表面而形成覆盖冰体的表碛,而表碛厚度不同会使下覆冰体产生差别消融(薄层表碛促进冰川消融,厚层表碛抑制消融)。贡嘎山(下图)有冰川74条,以山谷冰川为主;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西坡较东坡冰川数量多,但冰川总面积较小,平均海拔较高。地理研究小组经研究表明,沉降在冰川表面的黑炭、粉尘是贡嘎山表碛覆盖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近30多年来贡嘎山表碛覆盖面积扩张明显,总体上促进了冰川消融;与西坡相比,东坡表碛扩张面积更大。



(1)结合冰川分布推测贡嘎山东、西两坡的降水和地形差异,并说明推测理由。
(2)指出同一条冰川中表碛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表碛厚度不同导致下覆冰体产生差别消融的现象。
(3)推测近30多年来贡嘎山东坡冰川表碛扩张面积大于西坡的原因。
2022-06-04更新 | 69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