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万马渡,位于浙江省境内天姥山、天台山夹峙峡谷间,谷中鹅卵石型巨石成群结队,尤如万马竞渡,蔚为壮观。有考证认为这是冰川搬运的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照片,拍摄自万马渡的是(     
A.   B.   
C.   D.   
2.从万马渡冰川遗迹可以推测,与现代相比该地冰川时期(     
A.距海更近B.海拔更高C.气温更低D.湿度更小

2 . 河流大坝(如图)对河流具有最直接而明显的调节作用,因为它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蓄放枯季和洪水期的流量,并改变大坝下游河道的河床和河水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发现,在南亚地区一些大坝建成后,大坝下游河岸边滩植被生物种群减少,其原因可能是(     
A.地下水位降低B.土壤肥力下降
C.土层厚度变薄D.水位变稳定
2.如图示,夏季澳大利亚墨累河上的大坝往下游放水,下游河段内的金鲈鱼较建坝前产卵成功率大幅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A.水量变少B.水温变低C.水质变差D.水温变高
2023-07-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春夏季刮大风时,风沙流挟带的沙粒遇到红柳丛的阻挡产生沉积,形成不同厚度的沙层;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交替堆积,红柳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具有红柳沙包的形成条件。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红柳沙包最可能成片分布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
2.利用红柳沙包的交替堆积层可推测该地区(     
A.气候环境变化B.物种变化C.地壳变化D.地球年龄

4 . 我国部分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厚的砂石覆盖层,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为砂田西瓜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右中西瓜比较甜,与图左中各环节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较强,②较弱B.①较弱,②较弱
C.②较强,③较强D.②较强,④较弱
2.砂石覆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合理的是(     
A.阻碍地表水下渗B.加强风力侵蚀
C.减缓土地荒漠化D.加剧水土流失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且蒸发总量有上升趋势。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沿河两岸胡杨林面积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材料三   下图分别为“塔里木河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示意图”


   
(1)甲、乙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196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3)近年来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是什么?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大西海子水库的建设给塔里木河下游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
2023-06-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科学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曾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现在当地积极倡导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耕作模式(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薯)。下图示意黄泛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起垄种植红薯的好处有(     
①疏松土壤②利于排水③增加土壤肥力④增加土壤厚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耕作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土地利用率B.抑制风沙活动C.降低生产成本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高耸而雄伟的山原隆起,产生了巨大的山体效应,高原内部林线高度比外围孤立山体地区高500~1000m左右。有学者认为,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导致的大气昼夜温差变化也可能是引起林线高度在高原地区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图示意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夏、冬季的白天和夜晚不同气压面气温分布。

(1)与周边区域相比,概述青藏高原区域昼夜温差突出特征,并说明原因。
(2)分析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导致高原内部林线高度高的原因。

8 . 下图显示我国某地乡村景观,图中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密切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房屋结构反映当地(     
A.地形复杂B.风力强劲C.降水丰富D.位置偏远
2.村落规模小有利于(     
A.交通出行B.防洪避险C.生活取水D.田间管理
3.修建梯田的目的是改造当地的(     
A.土壤B.地形C.水源D.光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鹅洲故道是长江中游故道群湿地中一个较为典型的牛轭湖故道,其位于下荆江河段北岸,湖北省石首市境内。故道多年平均水域面积为15.6平方千米,总蓄水量约1.2亿~1.5亿立方米,是周围居民用水水源地之一。下图为天鹅洲故道位置示意图和天鹅洲故道南北两岸的河道形态剖面示意图。



(1)说明长江荆江段多河流故道的原因。
(2)据图说明天鹅洲故道河流剖面特征,并分析原因。
(3)有人认为天鹅洲湖区面积未来会变小,请对此观点提出判断依据。
2023-03-29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工植被恢复是目前防治土地沙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飞播造林,是指利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造林方法,因具有明显优势,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一项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随着飞播区植被不断恢复,沙地土壤得到一定改善,表土中粒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影响土壤含水量,导致植被逐渐从深根系的灌木向浅根系草本演化。


(1)与传统的植苗造林相比,说明飞播造林具有的明显优势。
(2)说明植被恢复在表土改良中的作用。
(3)飞播造林若干年后,表土中粒径较小的黏粒和粉粒增加,试推测其增加原因。
(4)分析植被逐渐从灌木向草本演化的过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