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河狸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的河流中,具有改造栖息环境的能力。河狸用树枝、泥巴等材料筑坝蓄水,在水塘中部筑果,达到储存食物和防御天敌的目的。下图为某森林中的河狸坝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理栖息环境的改造使得其栖息地附近
A.植被覆盖率降低B.湿地面积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D.年降水量增加
2.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捕杀,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A.年径流量增多B.含沙量下降
C.河水流速变慢D.下游枯水期延长

2 . 红砂是柽柳科红砂属小灌木,具有较强的集沙力和极强的耐旱、耐碱性。下图示意甘肃某地不同坡向不同分级的红砂分布情况。根据株高、冠幅分级,IV级株高最高、冠幅最大,I级株高最矮,冠幅最小。该地西北坡物种种类较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I级红砂相比,IV级红砂
A.树龄相对较低B.所占比重高C.西坡个体数多D.集沙能力强
2.该地西北坡物种种类较多主要是因为
A.光照更强B.水分适宜C.积温更高D.土壤肥沃
2020-05-12更新 | 65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箭头表示盛行西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图示③阶段类似的是(  )。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4 .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
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下图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B.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
C.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全球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D.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引起的
2020-03-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理)试题
6 .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非洲自然带及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乙地自然带的名称:________,东部海域的洋流对乙地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
(3)丙地气候干旱,请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地气候对水文、植被的影响。对水文的影响:_________对植被的影响:________
7 .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C地到A地,自然带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A地以南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mm以下地区,河流短小,植被稀少,土壤贫瘠。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单一性C.差异性D.整体性
2020-03-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B.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C.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D.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洪涝灾害加剧
2.本图揭示的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的原理包括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不一样的
③环境一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化
④某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左图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右图为地苏地下河地区喀斯特地貌。


(1)说明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特征。
(2)“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
(3)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为该地开发利用地下河提出合理化建议。
19-20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2019-09-06更新 | 2067次组卷 | 67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