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4-13更新 | 366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萨姆红茶属热带性大叶茶类,喜湿喜肥,忌水涝,喜光但成熟期忌阳光直射,需人工采摘。印度阿萨姆邦以山地和河谷平原为主(左图),阿萨姆茶早期种植于该邦山区,后迁种至平原地区。迁种至平原后,当地茶农需在茶园里植树,这些树枝叶茂密,稀疏分布于茶园内(右图)。阿萨姆红茶采摘后经脱水、晾干,再分等级包装,优质茶叶通过海运出口至英国等国。近年来,阿萨姆红茶出口英国多选用航空运输。



(1)评价在阿萨姆邦山区种植红茶的自然条件。
(2)结合气候和地形特点,简述红茶种后,茶园内稀疏植树的合理性。
(3)近年来,阿萨姆红茶出口英国多选用航空运输,分析其原因。
2022-04-10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图4为2021年由遥感影像解译转绘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地势总体上(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D.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2.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     
A.交通出行B.防洪避险C.生活取水D.田间管理
3.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     
A.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B.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
C.规模经营的商品农业D.休闲观光的城郊农业
2022-03-10更新 | 8896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大黄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阴湿处,野生或栽培,根茎粗壮。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降脂减肥等功效,还用于配制果糖、饮料、香料、酿酒和做工业染料等行业。宕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自唐代起世代栽培大黄,2015年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宕昌大黄被认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有利条件有(     
①山地地形广布,林草植被丰富②历史传承久远,种植经验丰富③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河网密布,灌溉方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宕昌大黄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区位因素应是(     
A.自然环境B.劳动力C.交通D.科技
2022-03-09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地理试题

5 .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示意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植被根系越深土壤有机质越多
C.植物是耕作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D.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关联密切
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坡上,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土壤深厚肥沃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湿地区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干热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植物生长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落叶林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我国南方水稻土经长期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内陆荒漠土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棕壤是发育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落叶林下的土壤,其土层呈鲜棕色,有机质含量高。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区,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页岩的风化产物。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为砖红壤,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呈酸性、黏重。早期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生物炭(让木材、稻草或者农作物废弃物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得到的物质就是生物炭)。下图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1)说出棕壤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
(2)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简述生物炭对土壤的影响。

7 . 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左图)自西北向东南分布有三个黄土带,分别是甲(沙黄土带)、乙(典型黄土带)、丙(黏黄土带),右图为该地区某地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右图中“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2.甲乙丙三个黄土带的黄土粒径由大到小依次为(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
3.西安地处渭河谷地,该地的构造地貌为(     
A.断块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地堑谷
2022-02-1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植被稀疏D.叶面宽大
2022-0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渭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9 . 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红树林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图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分布图,图示意红树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树林的植被类型为(     
A.针叶林B.常绿乔木C.热带草原D.落叶乔木
2.红树林根系发达,主要是适应红树林分布区(     
A.高盐水生的环境B.四季分明的环境
C.土壤贫瘠的环境D.风浪侵袭的环境

10 . 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20%-3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     
A.气候B.成土母质
C.地形D.人类活动
2.据图可知,该地土壤(     
A.水分和有机质偏多,空气和矿物质偏少
B.有机质占比较少,因为岩石风化速度慢
C.空气的占比偏少,因为当地砂质土壤多
D.矿物质淋溶作用强,因为当地温暖湿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