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7 道试题

1 . 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其垂直空间形态主要体现在院坝、建筑和林木(林冠)三个层次。下图示意林盘垂直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盘垂直空间的特点是内低外高,外部高大的乔木(     
①争取更多的阳光②为建筑挡风遮阳③实践了民间“藏”的生活哲学④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林盘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有(     
①加强保护,禁止开发利用②发展创意文化产业③适当发展乡村旅游业④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暑期,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研学活动。研学中,同学们记录了庐山的植被(下表),并在庐山进行土壤样本采集,绘制出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同学们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

夏季,庐山常出现强降雨,雨滴滴落在针叶林林冠上,经过叶面汇集,形成巨大水滴,直接落到地表的泥土上,泥土被高水滴冲击,由此造成水土流失。

海拔(米)天然植被人工植被
1100以上山地落叶阔叶林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水稻田、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1)分析在庐山土壤类型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低的原因。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2023-03-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


   
1.在牡蛎礁从I到VI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B.海平面间歇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D.地壳持续性下沉
2.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B.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D.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3.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D.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4 . 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2021年10月30日,据中央气象台早间新闻播报,30日白天到夜间,华北、黄淮、江汉等地有轻至重度霾,31日凌晨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的霾将逐渐减弱。下图示意我国2021年10月30日7时等压线分布及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受霾的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     
A.昼夜温差减小B.太阳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能见度变好
2.根据材料判断,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     
A.对流强B.降水多C.风力强D.风力弱
3.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的转移扩散方向为(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5 . 阅读表格和文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H湖是一个年轻的湖泊。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域面积不断变化。下表为H湖湖水多年平均收入量(降水、入湖径流)和支出量(蒸发)变化(单位:万立方米)

时间段湖面降水总量入湖地表径流量入湖地下径流量湖面蒸发总量
1970~1999年1912.84572.2649.07134.0
2000~2019年1861.31997.7649.05720.0

注:降水总量指的是降水与湖泊面积的乘积,蒸发总量指的是蒸发量与湖泊面积的乘积。


(1)指出H湖湖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在下图中绘制其水循环示意图。
   
(2)通过计算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资料,说明与1970~1999年间相比,2000~2019年间湖泊多年平均蒸发总量减小的原因。(提示:湖泊蒸发量变化主要由湖泊面积变化所致)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吕宋岛,位于菲律宾群岛的北部,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吕宋岛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吕宋岛是菲律宾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剧。下列为吕宋岛概况图及两座城市的气候资料图,(注:阿帕里的海拔为3m,马尼拉海拔为2m)。




(1)从岛屿面积、地形、气候角度,说明吕宋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阿帕里、马尼拉两市气温均在4、5月达到全年最高,试说明原因。
(3)吕宋岛火山、地震多发,对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7 . 广西乐业县白洞天坑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达312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是天坑形成的早期形态,冒气洞口直径仅7-8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内的空气与外界连通,温度变化大,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18℃左右,因洞口时常冒出较浓“白烟”而得名。下图为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冒气洞冒“白烟”最显著时段是(     
A.夏季日出时B.夏季正午后C.冬季日出时D.冬季正午后
2.对天坑分布较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于高温多雨的地区B.分布地区地势崎岖,土层薄,不宜发展种植业
C.降水多,地表水资源丰富D.该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天坑属于地下部分
2023-12-2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在四川省西部和北部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分布着大面积、大规模的颜色鲜红的石块,被称为红石滩。研究发现,石块表面鲜红的色彩与一种橘色藻在石块表面的生长发育有关,该种橘色藻适宜在2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生长,且主要附生在表面干净的石块之上,一旦石块上出现地衣、苔藓等植被时,橘色藻就会消失。观测表明,一旦出现水石型泥石流(石块多、含有大量清水的泥石流),贡嘎山地区的山谷红石滩景观的面积就会显著增加。下左图为红石滩景观图,右图为四川主要红石景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于雪山冰川附近河谷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②冰川堆积物较多③生物多样性丰富④降水均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贡嘎山地区红石滩景观面积增加,主要得益于该地水石型泥石流(     
A.增加了石块上附着的土壤B.增加了石块表面的湿度
C.清除了石块上的附生植被D.降低了石块表面的温度
3.对贡嘎山区红石滩景观影响最大的环境变化是(     
A.耕地扩大B.气候变化
C.地壳运动D.工业扩散
2023-03-09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 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元江河谷分布的土掌房,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传统民居。土掌房聚落的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农牧等因素而确立的。土掌房内,外墙均为厚土坯墙,窗小或无窗,屋顶铺设木条和黏土,夯打严实形成平台屋面。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使土掌房的主要功能发生了转变,部分土掌房被修缮为民宿。下面左图示意元江河谷土掌房主要分布地区,右图示意土掌房聚落地形剖面图。



(1)分析土掌房聚落选址在半山腰的好处。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土掌房平顶的原因。
(3)为发展民宿,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土掌房的修缮建议。
2023-03-09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口位于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南临辽东湾,河口岸线平面形态呈喇叭状。辽河口内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滩和岛屿。河口属于强潮河口,大潮潮差可达4m以上。辽河口口外海水盐度分布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明显不同于外部海洋的特征。近年来,辽河下游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多。下图示意辽东湾及三道沟站海水盐度随水位变化。



(1)简述辽东湾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列举影响辽河口盐度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2)推测三道沟站一日中潮汐涨落次数,并说明判断依据。
(3)说明近年来辽河口自然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