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8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学小组发现大面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510mB.550mC.570mD.590m
3.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mB.甲地坡面河流流向东南
C.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D.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潭阳地处韩国西南部,村庄依竹林而建,得益于竹林的庇护,村民居住舒适安逸。潭阳传统竹林耕作系统采用多层生产模式,竹林与农田共同构成了整体景观。下图为潭阳竹田农业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竹制工艺品长期以来是潭阳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20世纪末期,由于市场对竹产品需求的增长,竹林迅速向周围扩张。为保护农业文化景观,村庄进行产业转型,发展竹保健品、竹工艺品等精品制造和乡村旅游接待。近年来,竹林面积保持稳定,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1)简述潭阳竹田农业系统中水稻田布局的有利条件。
(2)简析竹林对村庄人居环境的调节作用。
(3)说明该村实施竹产业转型对当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023-04-13更新 | 930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是东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物种。下图示意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重心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茎柔鱼渔场重心(     
A.1—5月向西南方向移动B.1—5月的移动范围小于5—8月
C.8—12月向东北方向移动D.8—12月南北移动距离大于东西移动距离
2.据图推测,茎柔鱼5—8月(     
A.顺洋流流向迁移B.向高水温区迁移
C.对饵料需求增大D.受赤道热带气旋影响较大
3.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年茎柔鱼个体较小,主要是由于(     
①海水温度升高②海水温度降低③栖息范围增大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3更新 | 189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绿碳”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有机碳以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蓝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并称“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下图示意“蓝碳”与“绿碳”生态系统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绿碳”相比,“蓝碳”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因为(     
①海洋面积大②占地球生物量大③固碳效率高④储碳周期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从洋流的角度推测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最弱的海区可能是(     
A.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B.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
C.北太平洋中高纬东部D.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

5 . 红杉原产于美国东部高地,因其竞争力强,逐渐入侵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河沿岸。下图示意2011年密苏里河突发洪水对某地红杉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红杉的分布及变化可知,红杉(     
A.喜湿,不耐淹B.喜湿,耐淹C.喜干,不耐淹D.喜干,耐淹
2.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的地点(     
①流水侵蚀严重②植被覆盖率高③地表物质较细④地势相对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近几十年来,密苏里河沿岸红杉入侵加快,可能是由于(     
A.气候变暖B.降水增加C.矿产开发D.水坝建设
2022-03-25更新 | 191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暨网课教学质量自主监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中段北坡某小流域植被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左图),该流域7月平均气温为10~14℃,年降水量为290~467mm,年均蒸发量超1000mm。青海云杉生长适应性强,是该流域森林草原带的主要森林种群,呈斑块状分布在海拔2700~3300m的阴坡、半阴坡,近半个世纪以来基本没有被采伐和抚育。青海云杉林在各海拔区段森林结构特征差异显著,3100-3300m处树高、植株密度最小,胸径和冠幅(树木的南北和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最大。右图示意该流域内青海云杉林不同海拔处根、枝、干、叶生物量占比。




(1)分析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该流域2700-3300m阴坡、半阴坡的原因。
(2)比较2800~2900m与3100~3300m处青海云杉林树根生物量占比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若全球气候暖湿化持续,推测该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范围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023-04-28更新 | 874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3讲 植被-【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地理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7 . 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构造稳定,几乎无活火山分布。岛上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图示意加里曼丹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岛上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主要是因为该岛(     
A.河网密布,淡水充足B.山地为主,环境复杂
C.光热充足,雨量丰沛D.地处热带,太阳直射
2.该岛屿土壤贫瘠的气候原因是(     
A.雨热充足,有机物分解快B.土质粘重,矿物养分少
C.雷阵雨多,裂隙构造发育D.地势崎岖,流水冲刷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2017-08-07更新 | 877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一鲁教版地理试题(C卷)

9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2020-10-02更新 | 3574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福建·模拟预测

10 . 土壤液态水进入植物根系后,通过茎杆向上输送,经气孔蒸腾后转化为气态水扩散到大气中,实现了土壤水—植被水—大气水的转化,形成茎杆液流过程。通常情况下,蒸腾作用越强,茎杆液流通量越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某沙地梭梭树5—8月茎杆液流通量平均日变化,研究时段内下午的梭梭树部分气孔关闭、代谢减慢,导致蒸腾作用较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时段内,下午茎杆液流通量小于上午,主要是因为下午(     
A.平均气温较高B.光照条件较弱C.相对湿度较大D.空气对流较弱
2.5—8月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月份是(     
A.5月B.6月C.7月D.8月
3.研究沙地茎杆液流通量的意义主要是(     
A.为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依据B.有助于沙地农田的高产稳产
C.促进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分配D.形成干旱地区茎杆液流理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