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5 道试题

1 . 下图为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成土过程中,比较活跃的要素是(     
A.生物B.气候C.基岩D.地形
2.下列序号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满足植物呼吸需要,促进营养物质合成
B.②影响水体分配
C.③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D.④支持并调节生物过程

2 .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分的最低值。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C.基岩性质D.降水多少
2.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A.富士苹果B.久保桃C.核桃D.山桃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复习题(二)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贵州省出现了1961年以来最强的夏秋冬连旱。2023年入冬以来,贵州先后经历了3次寒潮天气过程。20242月,贵州省多地发生森林山火。图示意山火发生期间贵州省火险热源点及当年2月气温和降水量距平分布。

(1)分析贵州省2022—2023年干旱和寒潮对2024年山火爆发的影响。
(2)指出贵州省2024年2月山火多发的地区,并分析其气象条件。
(3)未来几年内,过火区山石崩落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可能增加。分析过火区泥石流可能增加的原因。
2024-06-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渤海(如图)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地处北温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0.7℃,海水盐度为30‰。渤海是中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聪慧的古人充分利用了海水运动规律,每天定时纳潮,使源源不断的海水自动纳入滩田,进而生产海盐。完成下面小题。

1.渤海盐度低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的原因是(     
A.海域降水丰沛B.海水温度较低C.蒸发量比较小D.河川径流注入
2.与内陆地区相比,渤海沿岸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因为海洋(     
A.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B.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快
C.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D.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慢
3.古人纳海水入滩田晒盐,充分利用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A.海浪B.潮汐C.洋流D.海啸
2024-06-10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世界四个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基设计和屋顶形式分析,与照片中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地区差异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日照时数B.宗教信仰C.降水多寡D.人口疏密
2.从自然景观带的角度来看,单位面积生物量大,环境破坏后则生态系统不易恢复的传统民居分布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6-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一下·北京·专题练习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宏村位于皖南山区,历史上属于古徽州,因其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遗存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整个村子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顺地势、水势,引溪流,汇泉水,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村落水系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村中有承志堂、乐叙堂等祠堂,以及南湖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耕读文化。读“安徽宏村格局示意图”(如图)。

(1)宏村整个村子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顺地势,水势,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这其中的“地势”属于自然地理要素中的____要素;“水”属于水循环的____环节,其主要来自________等,“水”与“地势”之间的关系为____,这种关系体现了地理学科的____观点。
(2)宏村村落水系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等。
(3)体现宏村耕读文化的文化景观有________等。
2024-06-0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7 . 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蓄水导致水位变化,引起了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为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启动了长江三峡水库区生态修复工程。该项目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修建防护林带等方式,使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林地退化②土地盐碱化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草地退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长江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B.地势起伏较大C.河流流速较快D.库区水位变化
2024-06-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大生态区的划分反映了(     
A.区域内的整体性B.区域内的相似性C.区域间的差异性D.区域间的关联性
2.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脆弱是因为(     
A.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繁B.气候高寒,调节能力差
C.位于季风区,降水强度很大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陕西省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地形等原因,形成了多样化的气候和植被景观。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地区示意图和汉中、西安气温降水柱状曲线图。

材料二:右图为根据2010年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的科研成果《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绘制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带示意图。

材料三:“引汉济渭”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2023716日,历经十余年建设,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

(1)根据材料完成下表。


代号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汉中

____

____

____

____

西安

____

____

____

____


(2)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实际上是南北过渡带。据图简述我国南北分界带宽度的空间差异,并分析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3)引江济渭工程有“小南水北调工程”之称。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均主要采用明渠方式向北调水,结合材料说明引江济渭工程采用隧洞方式向北输水的主要原因。

2024-06-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红树林是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见下图),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中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红树林生长环境,推测红树林的特点是(     
①不耐盐碱②喜暖怕寒③根系浅④多呼吸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在泥沙沉积较快的河口及海岸地带,天然生长的红树林树龄(     
A.由陆地向海洋渐小B.由陆地向海洋渐老
C.沿海岸线向北渐小D.沿海岸线向北渐老
3.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正在增加,对沿岸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①改善海洋水质②维护生物多样性③减少泥沙淤积④加剧沿海风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6-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