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10-11高一下·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1 . 下面图甲到图丁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的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的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2016-12-12更新 | 241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大连协作体高一4月月考地理卷
2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16-11-27更新 | 4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和“某季节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里约热内卢纬度较低,受巴西暖流影响,再加上东南信风和高原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1)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受__________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
(2)图示季节正值南半球的__________季,巴西高原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3)里约热内卢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
A.差异性B.整体性C.封闭性D.区域性
2016-11-26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期末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日~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月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
A.暖锋,绵绵细雨天气B.冷锋,大风沙尘天气
C.气旋,大雾天气D.反气旋,冻雨天气
2.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农牧业设施受到损坏B.附近山区易出现山洪
C.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D.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 30 毫米,蒸发量却高达 2000 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
(2)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3)从大气环流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的桌布”是如何形成的。
(4)导致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7 . 下列关于土壤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A.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B.陡峭的山坡往往形成深厚的土壤
C.人类活动下形成的肥沃土壤有水稻土D.气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2017-06-18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8 . 土壤呼吸年通量是指一年中垂直地面单位面积上土壤与大气之间CO2的交换量。它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释放过程。土壤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是CO2的主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山地三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呼吸年通量。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直接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高度与坡向B.土壤温度与水分
C.日照时间与风速D.土壤矿物与微生物活性
2.1990—2010年白桦林地土壤呼吸年通量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B.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
C.气温较低,冬季风强劲D.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
9 . 下图所示地区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1)右图为该地某城市年降水量与气温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点。
(2)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去年却出现能源紧张;为什么?
(4)图中所示区域,其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试分析改良措施?
2016-11-27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2011·山西·一模
名校
10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B.公元600~1100年
C.公元1100~1300年D.公元1300~1800年
2.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2016-11-26更新 | 646次组卷 | 5卷引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