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滩是海底泥沙做横向运动(泥沙运动方向与海岸线垂直)形成的堆积地貌,研究表明,海底泥沙运动主要受到波浪和重力作用的影响,图为坡度中等的滨海区水下岸坡示意图。

材料二:台风风暴是造成砂质海滩侵蚀的重要驱动力,其带来的强波能使海滩地貌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2019年9月21日第17号台风“塔巴”移动至在我国浙江附近,下图为浙江舟山市某岛屿上一细砂质的商业开发海滩在P~

P四个采样点(离岸方向)测得的台风前后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示意图。

材料三:亚速尔群岛由9个火山岛组成,各岛地势峙岖,森林茂密,湖多清澈,是冬季疗养、游览的胜地。当地的经济活动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为主。维拉弗兰卡岛是亚速尔群岛东侧的小岛,一座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形成一个圆形潟湖(被沙坝、珊瑚等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图示意亚速尔群岛地理位置及维拉弗兰卡岛潟湖景观。

(1)分析泥沙从海底向海岸做横向运动并在海滩堆积的原因。
(2)说明该海滩对台风“塔巴”的响应表现,并解释原因。
(3)请对该商业海滩频繁受风暴侵蚀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4)说明维拉弗兰卡岛潟湖的地质形成过程。
2024-05-18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B.海水C.河流水D.雨水
3.图中新月形沙丘(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B.1-4月移动速度快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2024-03-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强度是指城区温度与郊区温度的差异程度。北京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城市热岛强度表现出夜间强、白天弱,冬季强、夏季弱的特点,受山谷风的影响,城市热岛中心(即城市气温最高的核心区域)的位置会发生周期性地移动。下图为北京地区地形图。



(1)解释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2)分析北京热岛强度夜间和冬季更强的原因。
(3)指出在山谷风的影响下,北京热岛中心位置移动的规律。
2024-03-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大理,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人间仙境”。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出山口、入湖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下图1示意苍山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位于苍山脚下的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这种民居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抵挡晚上较冷的山风。图2为苍山脚下的白族民居结构示意图。



(1)说明洱海西岸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的形成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的原因。
2024-02-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逢简水乡位于珠江口西侧,是历史上“桑基鱼塘”的重要基地之一,以栽桑养蚕为核心,逐渐成为繁荣昌盛的丝绸产地,人地关系协调。20世纪80年代以来,逢简水乡的丝绸产业开始衰败,但水污染反而开始加重。近十年来,逢简水乡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以优美的环境为底色开展产业升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特色小镇。下图示意逢简水乡的位置。



(1)分析历史上逢简水乡成为重要丝绸产地的有利条件。
(2)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逢简水乡丝绸产业逐渐衰败的原因。
(3)丝绸产业衰败后,逢简水污染反而加重,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甲、乙两处地貌分别是______________,形成过程是____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暗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简述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4-0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试题(一)
7 .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黔东南某地世代耕作,水稻梯田分布在海拔300—500米的山坡上,千百年来没有复杂的水利设施,却旱涝保收。经研究发现,这里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下图)是当地水源稳定,旱涝保收的根源。

(1)当地的植被类型是____。一般来说,山坡上的土壤肥力比山谷的土壤肥力____(大或小),山坡的土壤厚度比山谷____(大或小)。
(2)农民在山坡开垦出梯田,使得地表径流速度____(加快或变慢),使地下径流流量____(增加或减小)。
(3)森林是这里独特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简析山上森林遭受破坏,对山下河流含沙量和水位变化的影响。
(4)2021年夏季,周边遭遇严重干旱,该地的梯田却没有受到大旱的影响,始终细水长流。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2024-05-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处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不同温度带的过渡地带,由北向南依次为陕北高原、渭河平原、秦巴山地三大地形单元,地理环境复杂。结合省内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省内划分为若干主体功能区。

   

(1)说明陕西省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原因。
(2)陕西省南部重点生态功能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试解释其原因。
(3)分析图示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023-07-11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地区的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例如梭梭依靠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当气温过高时,梭梭嫩枝会自动脱落,同时关闭气孔。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和小气候,将营养物质集中在自己身边,对养分的分布和循环产生影响,称之为“沃岛效应”。下图示意“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1)请从适应干旱方面推测灌木植被的典型特征。
(2)试从土壤组成角度,分析灌木植物是如何改良土壤的。
(3)调查发现,随着气候变化,在荒漠地区灌木比草本植物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请解释其原因。
2024-03-24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研学团队对南岭山区某河流部分流域进行考察。当地年均降雨量1665mm,夏天多暴雨,冬季有霜雪。该河流4-6月含沙量明显偏大;河谷谷坡有明显阶地发育。专家认为这些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而形成。河流两岸山峰山体彼此分离,四壁陡立,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山峰顶部附近从中心到边缘植被有明显分异;山体两侧同类植被阴坡稠密、阳坡稀疏。下图甲为某河流某处横剖面图,下图乙为某山峰顶部附近植被分布图。

(1)阶地Ⅰ平坦开阔,描述其形成过程。
(2)从河流阶地生成环境来看,推测此段河流侧向总体迁移方向。
(3)分析气候、地形对该河4—6月含沙量的影响。
(4)山峰顶部附近从中心到边缘植被有明显分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5)从坡向的角度,分析同类植被在山体两侧出现差异的原因。
2024-05-21更新 | 30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禹泽、汉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