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2 道试题

1 . 上海市的高楼问题不仅引起了居民的日照问题,而且加剧了这座城市的下沉。目前,上海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下沉,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就会被海水淹没。在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上,将酝酿“双增双减”政策,“双增”就是要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双减”就是要减少建筑物的容量、降低建筑物的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上海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下沉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大B.建筑物容量大C.超采地下水D.经济活动频繁
2.上海市实施“双增”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地下水B.美化环境C.减少容积率D.净化空气
2021-02-06更新 | 45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 .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将图中的线段标上箭头,表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12-1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练习——水循环(湘教2019版必修一)

3 . 猴面包树(见下图)原产于非洲热带草原,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很粗,直径可达9米,但木质却非常疏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地区(     
A.降水年际变化大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昼夜温差大D.气温年较差大
2.猴面包树疏松的木质利于(     
A.储存水分B.散发热量C.空气流通D.储存养分
3.如果将猴面包树引入我国种植,比较适宜的省份是(     
A.吉林、新疆B.广东、福建C.湖南、湖北D.河北、山西
2021-01-2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共反映出       种水循环,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2)水循环的外在动力主要来自       能和重力能。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深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4)请分析如果植被破坏严重,会对哪些水循环的环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20-01-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____________;动物__________;地下水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
(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019-05-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题。

如果该区域冰川开始出现迅速后退的现象,将会导致该区域此后一段时期内(  )
A.植被状况有所改善B.气候变得更加干热
C.铁路线离山地更近D.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2020-02-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可知,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河流水位降低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自表面向下逐渐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生物体产生的甲烷,且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界的奇观——气体会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如右图)。在目前已知的冰泡湖中,加拿大亚伯拉罕湖(如左图)的“冰泡”景观非常典型,是气候、风速、湖中水草生长情况、湖水清澈度等条件共同造就的产物。此外大风还扮演了自然界“清道夫”的角色,“清扫”湖面和天空,使“冰泡”景观更加惊艳。每年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



(1)简述亚伯拉罕湖大坝的建造对亚伯拉罕湖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亚伯拉罕湖区的气温特征对“冰泡”景观形成的作用。
(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
9 .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A.地形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地形
C.土壤 地形 水文 大气 生物D.生物 地形 大气 水文 土壤
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 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 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 河流水位降低                               
④ 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2.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