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人与自然休戚相关,地理环境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读人与自然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A.a、b、cB.d、e、fC.a、c、eD.b、d、f
2.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b一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c一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e一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下游河段的防洪标准
D.f一乐山中心城区绿心森林公园打造,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2022-01-17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4.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风沙吹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灌丛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搬运B.风力侵蚀C.风化作用D.风力堆积
2.灌丛沙丘分布区域(     
①地势起伏大②气候较干旱③有水源分布④植被覆盖率高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2022-01-14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作业(05)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3 . 某研究团队对腾格里沙漠东南部不同沙丘各部位沉积物粒度和养分展开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左图、右图所示。其中粒度分级根据粒级划分法进行对数转化,用Φ值表示,具体如表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粒度分级(Φ)

中粉沙粗粉沙极细沙细沙中沙粗沙极粗沙
>5(Φ)>4-5(Φ)>3-4(Φ)>2-3(Φ)>1-2(Φ)>0-1(Φ)<0(Φ)

1.关于人工固定沙丘沉积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A.背风坡沉积物颗粒更粗B.顶部沉积物平均颗粒最细
C.表层沉积物以细沙为主D.比灌丛横向沙丘沉积物颗粒更粗
2.关于粒径大小与养分高低的关系,正确的是(     
A.迎风坡到背风坡,有机氮含量变高
B.灌丛横向沙丘沉积物颗粒越小,有机氮含量越低
C.人工固定沙丘因大量增施肥料,有机氮含量较高
D.沙土粉沙与细沙含量增加,有助于土壤养分增加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4 . 地形可以通过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
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颗粒一般较细
D.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
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光热条件太差
C.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度较慢D.水分条件太差
2021-11-30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精品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2021-11-29更新 | 569次组卷 | 19卷引用:2.2 气压带和风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必修1)
21-22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6 .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森林和草原土壤中,除了母质层以外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________层和________层。
(2)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植物D.地形
(3)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草原土壤出现的地区是(     )(多选)
A.内蒙古地区B.江南地区C.西欧地区D.华北地区
(4)哪些自然灾害能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产生不利影响(     )(多选)
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沙尘暴
2021-11-01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5.2土壤的形成-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精讲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7 .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读“森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森林的成层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茁壮的植物,在弱光、荫蔽的密林底层仍能健康成长
B.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森林中的上层
C.有些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少量的阳光,该植物为喜阴植物
D.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2.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垂直结构的丰富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物高度越大
B.在足够的降水条件下,纬度越低,植物种类越多
C.在干旱地区,由于水分的缺乏,垂直结构往往不明显
D.在山地,植物群体的垂直结构的丰富程度与山地所在纬度有关,与山体坡向没有关系
2021-10-16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3生物圈与植被(精选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8 .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D.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黄山迎客松的主要特点是(     
A.多高大乔木,藤本植物层层缠绕,板根植物丰富B.夏绿冬枯,植被较低,也会有较为矮小的灌木
C.冬季落叶,夏季绿叶,具有较宽的叶片D.终年常绿,针状叶
2021-10-16更新 | 680次组卷 | 8卷引用:2.3生物圈与植被(精选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2021-09-22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8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教版地理必修1同步练习

10 . 树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会处于休眠状态,到了适合生长的季节才开始生长。春季,树木的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这部分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渐凉,雨量减少,树木生长缓慢,长出的细胞数量少,颜色较深,这部分木材称为“晚材”或“秋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树轮”,由于它代表树木生命中的一年,所以也称“年轮”(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年轮”宽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
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2.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021-09-17更新 | 1266次组卷 | 15卷引用:5.1主要的植被与自然环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精讲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