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239917时至91010时,受台风海葵的残余环流影响,广东茂名遭遇特大暴雨,茂名市茂南区新坡镇公馆站等站点降雨超百年一遇,城区内多处积水严重。受强降雨影响,高州水库水位超汛限水位,实施开闸泄洪。茂名地处粤西地区,全市森林面积63.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5.70%,主城区绿化覆盖率4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6平方米,下图为茂名市水系示意图。

(1)指出本次降水参与了哪种水循环类型,并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这次市区内涝的主要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思考高州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并列举属于“收入”的来源。
(3)说明茂名市的高植被覆盖率对该城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罗河全长约6600千米,世界上第一长河,注入地中海。其干流上的阿斯旺大坝位于距首都开罗以南800千米的阿斯旺附件,蓄水后形成的塞尔水库,水库总面积达6751平方千米、大把形成后对中下游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尼罗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地表径流能实现地表物质迁移,简述大坝形成后下游尼罗河物质迁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请列举除修建大坝外,其他可以直接改变地表径流的人类活动。
2023-12-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下面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诗句描写的景色时间约为(     
A.2月B.5月C.8月D.11月
2.关于“夜来霜”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增强B.④减弱C.③增强D.②减弱
2023-1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树池是指在城市中硬化的地面上栽种树木时,在树木的周围保留一块没有硬化的土地,下图为城市中常见的两种树池样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城市中大量建设树池可以(     
①降低大气湿度②降低大气温度③防止水土流失④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关于图中两种树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树池主要分布在行人道两侧,工整美观,轻质耐压
B.城市主干道附近最常见的是甲树池,不影响交通
C.甲树池中铺设的卵石有利于抑制杂草,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D.乙树池盖板不利于土壤的渗透水,生态环境效益差
2023-12-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5 . 非洲马拉维湖,南北长584km,东西宽16-80km,平均水深273m,北端最深处达706m,东、北、西三面山峦叠嶂,南部相对平坦,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湖水四周由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水唯一出口位于湖泊的南端一赞比西河的支流希雷河。马拉维湖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层滞水带水温很低;而表水层温度发生跃变,常年基本在24℃-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3℃,而其他区域水温变化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B.湖面风力强弱的季节变化
C.湖水盐度的季节差异D.湖泊中生物量的季节差异
2.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A.离岸风吹拂,底层的冷水上泛B.太阳高度小,湖水获取热量少
C.气温高,湖水蒸发使湖面冷却D.地壳运动,导致下层冷水上涌
2023-12-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

材料二: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区域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图中罗布泊地区有众多沟槽、残丘等“魔鬼城”地貌组合,它们称为____地貌,其形成主要受风化、流水冲刷、____等作用。
(2)图示绿洲地区广泛种植长绒棉,受当地降水____,大气对____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的影响,当地光照强,利于有机质积累。
(3)图示绿洲多分布于____(填地貌类型),与上游地区相比,该地貌的边缘地区,由于土壤颗粒较____,地下水位较____(填深或浅),利于农耕。
(4)简析当地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2023-1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贵州南部的罗甸、平塘、惠水一带是喀斯特景观最密布的区域,洞穴密布,暗河纵横,漏斗竖井天坑成群,锥状剑状奇峰无数。下图为平塘四寨的“天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平塘四寨的“天坑”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岩石、水文B.气候、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光照
2.关于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裂隙发育,地表水源丰富B.地表岩石裸露,土层深厚肥沃
C.地质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多样D.地形崎岖不平,耕地集中连片
2023-11-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在风力作用下,沙漠中的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会发育成灌丛沙丘。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衷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最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A.绿洲边缘B.泥沙淤积的河床C.绿洲内部D.沙漠内部
2.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A.土壤水分条件改善B.沙丘活动性增强
C.气候趋于干旱D.植被覆盖率降低
3.灌丛沙丘为人们提供了风沙防治的思路。在沙漠地区,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规模植树造林②铺设草方格③种植耐旱植物④抽水灌溉农田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9 . 披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哺乳类动物,平均体长3.5米,体重约4.5吨,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披毛犀大约在1万年前灭绝,在亚洲北回归线至北极圈附近的陆地都有发现其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披毛犀繁盛的地质历史时期及该时期兴盛的植物种类是(     
A.太古宙;藻类植物B.古生代;蕨类植物
C.中生代;裸子植物D.新生代;被子植物
2.末次冰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我国的披毛犀整体迁徙方向是(     
①向高海拔地区迁徙②向沿海平原迁徙
③向低纬度地区迁徙④向高纬度地区迁徙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人们在披毛犀化石挖掘地发现了三叶虫化石,其所在地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是(     
A.寒冷、高原B.温暖、平原C.温暖、浅海D.寒冷、深海
2023-11-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挪威西部沿海海岸线曲折,峡湾地貌广泛分布。左图为欧洲部分区域图,右图为峡湾风光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峡湾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
2.与现代比,③时期全球(     
A.海平面较高,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B.海平面较低,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
C.海平面较高,许多生物向低纬度迁移D.海平面较低,许多生物向低纬度迁移
2023-11-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