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
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
2018-09-30更新 | 1521次组卷 | 26卷引用:专题06 土壤(核心素养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高中新教材知识讲学》(新教材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2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岛面积约3635平方千米,拥有宽阔的大陆架,白色沙质海滩四周环布。岛上多荒漠,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较少。

龙血树是甲岛独特并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生长在山区只有少量土壤的地方,外形像一把巨伞,多刺的树叶上有一层蜡质。

图A所示洋流为甲岛附近4—9月洋流流向。

(1)描述甲岛的气候特征。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甲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018-07-25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8年12月8日——《每日一题》高一人教必修1-周末培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2017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绿化带入冬前要浇透水,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B.降低夜晚温度,消减越冬害虫
C.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D.降低白昼温度,消除内部杂草
2.照片中的常绿灌木作为绿化树种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栽种,但在青藏高原却很少露天栽种,制约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
3.城市中的这种绿化带往往修剪整齐,其原因是(   
A.发挥最高生态效益B.防止长势过快、耗肥严重
C.行政管理过于严格D.使城市景观更美观、整洁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秘鲁附近海域的钦查群岛主要由3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寸草不生,唯一居民是海鸟,附近流传有“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说法。海鸟在群岛上定居了数百万年,留下厚达50米的粪便层,散发的恶臭让人难以接近。在发明化肥之前,19世纪40年代,欧洲人用这里的乌粪做肥料,农作物的产出提高了至少3倍,缓解了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粮食危机。下面为钦查群岛位置示意图。

(1)根据图示信息简析钦查群岛气候较为干旱的原因。

(2)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钦查群岛“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原理。

(3)简析钦查群岛鸟粪积累较厚的原因。

5 . 古生代末期,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全部灭绝,导致此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陆地消失
2018-03-10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演化过程(核心素养卷)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高中新教材知识讲学》(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6 .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所提示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盐碱化B.改变下垫面状况,导致气候变化
C.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人工降雨D.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全球水平衡
2.此图体现的地理环境属性,与下列地理现象反应的地理环境属性相符的是(   
A.十里不同天B.牵一发而动全身
C.秋分种麦正当时D.一山有四季
2018-02-05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试题
7 .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A.20亿年前B.14亿年前C.0.7亿年前D.6亿年前
2.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   
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寒武纪D.中生代侏罗纪
2018-01-16更新 | 201次组卷 | 5卷引用:1.3地球的演化过程(精品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8 .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所代表的地理含义。
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当地气温________,土壤冻结时间________,微生物作用缓慢,使________积累起来。
(3)简要分析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017-11-1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一地理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10 .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 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图是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B.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C.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2.图示区域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
2017-10-09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一湘教版地理试题(C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