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很小的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被在土层0—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
A.春夏季多,秋冬季少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D.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B.土壤湿度和温度
C.海拔高低和降水D.植被的疏密程度
3.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大量枯枝落叶进入土壤
B.秋季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湿度和温度高
2 . 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因种植茶树经济效益高,部分农民开垦坡地毁林种茶,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毁林种茶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要素间的开放性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毁林种茶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
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3 .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17-08-07更新 | 8568次组卷 | 57卷引用:3.2 海水的性质-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2017-08-07更新 | 8768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地理试题
5 . 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泥沙淤积B.形成沿海草滩
C.增加植株密度D.保护海岸滩地
2.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互花米草根系发达B.东滩生长环境优越
C.东滩沙性土质肥沃D.互花米草植株高大
3.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潮间带植被增加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6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4)从“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得出,C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形成是由于                          的交替控制,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带。
11-12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所学地理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沧海桑田”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水滴石穿”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6-12-12更新 | 100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2016-11-27更新 | 3247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1 植被 C卷
11-12高一上·黑龙江绥化·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中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
10 . 全球的竹林按其自然分布可划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下图为非洲竹区的竹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非洲的竹林多分布在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广阔的沿海平原地区
C.日照条件好的高海拔山区
D.年降水量1000~2000mm地区
2.近年来,世界竹林种植面积连年扩张,主要得益于
A.全球气候变化B.科学技术进步
C.市场需求增加D.海运条件便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