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2018-12-26更新 | 2727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京雨燕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常以古城楼等老建筑为巢址,因此又被称为“楼燕”。北京雨燕于春夏季在北京繁殖,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迁徙,次年4月归来。通过为北京雨燕安装光敏定位仪,专家们掌握了北京雨燕的行踪。这种光敏定位仪重量仅0.65克,续航时间长达两年,通过记录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周期性变化,来估测鸟类的地理位置,经度值由日出和日落时间的中间点确定,纬度则由当天的日照长度计算得出。北京雨燕越冬地主要集中在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三国,核心区域为三国交界处的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及周边。这里主要的生境为稀树草原,专家发现雨燕迁徙路线选择避免海洋,绕过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高海拔地区,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千米,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千米,其一生往返的旅程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在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数量达5万只,近十几年只有3千只左右。为了防止雨燕筑巢、排泄物弄脏环境,北京很多名胜古迹都加设了遮挡缝隙的防鸟网。下图为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示意图。

(1)说明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成为北京雨燕越冬地的原因。
(2)简述北京雨燕选择的迁徙路线及途中停留地点具备的有利条件。
(3)分析近十几年北京雨燕数量锐减的原因。
(4)评价光敏定位仪用于北京雨燕迁徙路线追踪的条件。
2018-05-09更新 | 518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D.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2.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
A.喜阴凉B.耐旱涝C.根系横向生长D.茎干中空而脆
3.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
A.增加河流水量B.减少河道淤积C.缩短使用期限D.减轻旱涝灾害
2017-08-06更新 | 3106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的生长环境:温度20-25℃,湿度45-50%.
材料二     澳大利亚A农场是一个利用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均可种植。图三示意A农场温室室内景观。

(1)简述图一中卡奔塔利亚湾沿岸的河流特征。
(2)夏季A农场的温室地面铺满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试分析其主要作用。
(3)推断B地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17-06-0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城市水体建设称为“城市蓝化”,城市水体在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中的作用称为“蓝化效应”。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 我国部分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²)
城市武汉上海广州北京哈尔滨
水域面积2481921259196
1.“蓝化效应”表现在(     
①减轻城市内涝,涵养绿地   ②释放热量降低气温   ③提供居民生活用水   ④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城市蓝化”在我国普遍被忽视,其原因可能是(     
A.城市发展缺少规划B.城市内涝灾害严重C.城市市区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3.仅考虑自然条件,北京市“蓝化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 . 读“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断该国地形形成中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A.板块张裂、流水作用B.板块挤压、流水侵蚀沉积作用
C.火山喷发、流水和海浪侵蚀作用D.断裂抬升、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2.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3.适宜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            
A.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B.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
C.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D.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