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河套平原(图左)是我国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的56两月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当地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启动了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图右)。

材料二河套平原地处荒漠草原带,年降水量130~220mm60%以上集中在78月份。当地常见植物多为盐生植物或深根植物,如碱蓬、盐爪爪、白滨藜等。这些植物根系发达,耐盐力强。

(1)结合材料,分析河套平原5、6月份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的原因。
(2)当地盐生植物、深根植物的生长繁殖,对土壤盐碱化具有加重作用。简要说明其地理过程。
(3)据图说明盐碱地改良工程采取的具体措施在降低表层土壤盐分中的作用。
2024-02-07更新 | 254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历史上是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该县由东南至西北为广阔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以盛产“咸盐、皮毛、甜甘草”著称。小明同学曾在2019年暑假去宁夏盐池古长城遗址寻古,当时古长城夯土遗迹一片荒芜,周围尽显荒凉。2023年暑假,小明又去该遗址,他发现该遗迹周围郁郁葱葱,要塞遗址内部也长满了荒草。

(1)推测2019—2023年当地自然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离开盐池后,小明乘车向银川方向前进,他看到天上的云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煞是好看,且在前往银川的途中天空下起了雷阵雨。

(2)说出雷阵雨最有可能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3小时后,小明到达银川郊外,此时雨停了,天空出现一条硕大的彩虹,小明想到之前学到的光学知识“当阳光照射到空中的水滴,光线就会被分散成多种颜色,然后在水滴内以不同的角度折射,接着再以多种角度进行反射,最终就会形成我们看到的彩虹”。

(3)请以小明所处的位置推断彩虹的方位,并说明理由。

3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B.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2.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水库发电能力增强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D.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江等五大河来水,并在湖口与长江连通,其水位涨落受五河水量和长江水位的双重影响。左图为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右图为鄱阳湖与长江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流域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超过20天,中下游地区超过30天,部分县连续少雨日超过20天。

2022年8月6日,鄱阳湖水文站水位退至11.99米,意味着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至9月5日,湖泊水位跌破8米,部分湖床出现干涸现象,严重威胁到湖泊生物群及越冬候鸟的生存。



(1)说出鄱阳湖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据图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
(3)说明2022年8月份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降低的原因。
(4)简述鄱阳湖水位降低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3-01-11更新 | 587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蒙湿地主要由萨巴里湖、赫尔曼德湖和普扎克湖组成,这三个湖是罕见的内陆淡水湖。春季三个湖泊会连成一片,5月水域面积最大,可达3.5万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哈蒙湿地开始萎缩。图左为哈蒙湿地区域图,图右为该湿地东北部河流源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分析哈蒙湿地5月水域面积最大的原因。
(2)图左中的甲河为季节性河流,推测春季该河的流向,并说明其对哈蒙湿地盐度的影响。
(3)指出近年来哈蒙湿地的变化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1)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试分析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略图。


材料二;杏为落叶乔木,地区适应性强,喜光、耐旱、抗寒,在解除自然休眠后,耐寒性显著降低。花期为3-4月,花先于叶开放。在甘肃,杏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极为广泛,种类繁多,但春季风沙天气对杏的危害较大。

材料三;食用杏类果实大形,肥厚多汁,甜酸适度,着色鲜艳,主要供生食,也可加工用。加工用杏类果肉厚,糖分多,便于干制。


(1)简述甘肃省杏种类繁多的原因。
(2)简述河西地廊地区春季多风沙的天气原因并说明春季风沙对杏的危害。
(3)从地形角度分别说明与乙、丙两地相比,甲地杏不易遭受冻害的原因。
(4)据材料三推测甘肃省杏产业发展方向的空间差异并说明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远古时期地壳运动活跃,造就了多条断裂带。根河市位于山间小盆地,海拔700~1300米, 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千米,一年中大部分时光银装素裹,玉树琼花,冬季漫长而寒冷,持续时间超过250天,冬季气温平均值达到-41.6°C,被国家气象部门认定为中国冷极。特殊气候不仅造就了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冰花等自然景观,还催生了冰雾、冰包等奇特现象,特别是一年到头都不会结冰的不冻河,水温在2~3°C。但冬季不同于吉林市附近长达数十千米的不冻河,根河市的不冻河规模不大,长度在数十米到200米,冻河与不冻河间隔出现。



(1)简析根河市成为我国“冷极”的原因。
(2)说明根河市雾凇的形成条件。
(3)比较冬季根河市不冻河与吉林不冻河的形成原因。
(4)阐明根河市地形、地质、气候、森林与不冻河之间的关系。
9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南非旅游观光,经商开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要求。

材料一:南非拟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喜食浮游生物。当一股低温的海流在厄加勒斯海滩向北流动的时候,南非拟沙丁鱼便追随其向北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滩产卵,鱼群长度可达7千米以上,宽度可达1.5千米,厚度达30米,场面极其壮观,引得游人如织。

材料二:南非有使用草药的传统,是世界上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南非传统的医学处于原始医学阶段,缺乏基本的医疗体系。2000 年南非政府直接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中医的合法地位,并在西开普大学开设了中医及针灸系。2016 年北京同仁堂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德班等城市开设了6家分店,将中医药理念与当地的草药资源相结合,生产新的药品,为中南两国人民造福。

材料三:下图为南非地形、拟沙丁鱼迁徙路线和南非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推测南非拟沙丁鱼迁徙的时间(月份)及其原因。
(2)分析南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简述北京同仁堂选择在约翰内斯堡、德班等城市建分店的共同区位优势。
(4)有中医专家建议可以在南非有计划地发展药材种植、开办工厂,在当地打造一个类似中国安徽“亳州”(中国四大“药都”之一)的中药材基地。你是否赞同?并说出理由。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粗木质残体(简称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枯立木、折断、拔根倒(连根拔起的死亡木 )等表现形式。某高校地理研究团队在黑龙江伊春市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CWD的研究。保护区地处小兴安岭南部,年平均气温-0.3C,年均降水量676毫米,积雪期130~150天,无霜期100~120天。保护区的植被分布主要可分为山地阔叶红松林带和谷地云冷杉林带(喜冷湿针叶林)。研究发现,研究样地内不同类型森林CWD物质组成和不同形式的CWD腐烂程度均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保护区研究祥地范围内不同类型森林的分布密度及CWD的分布特征。



(1)分析保护区内云冷杉林分布在山麓河谷地带的原因。
(2)说明河谷CWD的形成对云冷杉林生长的促进作用。
(3)保护区内云冷杉林CWD组成主要以中小径级为主、红松落叶林CWD组成主要以大中径级为主,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4)推测枯立木、折断及拔根倒的残体腐烂程度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