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7-06-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 3A专题五高频考点28

2 .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左图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右图为1990年- 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 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3 . 黑颈鹤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鸟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每年10月中下旬,黑颈鹤结群飞至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越冬,南木临县湘河下游地区(下图)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场所。黑颈鹤在湘河下游的夜宿地主要分布于河口区域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域,水深不超过30厘米。完成下面小题。

1.湘河下游地区成为黑颈鹤重要越冬场所的自然条件是(     
A.黑颈鹤不喜高温,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气候条件适宜
B.湘河下游水源丰富,有充足的食物
C.湘河下游水域较浅,适宜黑颈鹤生存
D.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干扰弱,少天敌
2.黑颈鹤夜宿地选择在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夜间水域降温幅度小,温度相对适宜
②四周环水便于夜间觅食
③黑颈鹤不善游泳,浅水区较安全
④河道隔离有效减少天敌威胁和人类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4-24更新 | 21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4 . 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水,计划用30年时间将福岛核电站积累的核污水处理和稀释后倒入太平洋,该决定遭到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国际海洋科研机构预测,在核污水放射性物质排放57天后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只需三年美国和加拿大将被污染,10年后整个太平洋都将被污染。完成下面小题。

1.周边国家强烈反对日本向太平洋倾倒核污水,因为该行为违背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
2.科研机构模拟核污水扩散路径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和需要输入的主要信息源有(     
A.GIS表层洋流分布B.GPS大气运动状况
C.RS表层洋流分布D.VR大气运动状况
3.日本核污水排海的主要危害不包括(     
①毒害海洋生物,继而威胁人类健康②放射物质散出,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③加剧环境风险,影响各国经济发展④随着海水流动,改变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西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境内活动断层密集分布,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层岩性复杂,岩浆侵入活动普遍;气候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域内降水分配由西北至东南呈现明显的不均匀趋势,多连续性的降水和短时间强降雨。

材料二昌都市作为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业分布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人口分布特征,呈现“大分布,小聚居”的集聚特征,即人口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河谷区域内又呈现极为密集的分布状况。

材料三昌都市河流分布众多,从东到西分布的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受三大水系的影响,区内沟谷纵横,地表破碎,坡体坡度较大,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地质灾害发育环境良好。同时,三大流域孕灾环境差异明显,左图为昌都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右图为不同指标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其中NDVI表示植被覆盖度。

(1)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9年均有灾害发生,其中崩塌灾害点发育694处,滑坡灾害点发育653处,泥石流灾害点926处,共2273处,分析昌都市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但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请比较三大流域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3)地质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危害严重,预防难度较大,救治难度高。请根据昌都市的环境特点,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6 . 2023319日至23日,我国出现了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大、势力最强的沙尘暴天气。

1.强沙尘暴的发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是(     
A.降低土壤肥力B.白昼时长变短
C.加剧水分蒸发D.降低农作物品质
2.沙尘暴加剧了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是(     
A.气候资源破坏,沙尘暴天气频发,影响旅游发展
B.土地资源退化,影响粮食安全,危及人类生存
C.土壤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资源破坏
D.水资源短缺,干旱程度加剧,城市和乡村聚落废弃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威尼斯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以运河、水上公交和富丽堂皇的宫殿教堂而闻名。城市建立在威尼斯潟湖中100多个岛屿上,因为长久发展,威尼斯城在过去百年中已经下沉了约28cm。再加上全球暖化,南北极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尤其是天文、气象的影响,这个城市在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经常被水淹没。为使城市免遭洪水危害,意大利实施了“摩西工程”,在威尼斯潟湖中设置了三道水闸,闸门模块被安放在水泥基座上,平时收入基座,需要时抬起,以防洪水。

(1)说明威尼斯城在过去百年中下沉的原因。
(2)从天文、气象的角度,分析威尼斯城在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经常被水淹没的原因。
(3)推测摩西水闸运行后,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2-09-28更新 | 91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毛乌素沙地的南缘,土壤风蚀现象严重。某小组在此地开展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植被盖度和布局可影响土壤风蚀的程度。下图为植被盖度、布局及其风蚀抑制效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每行植被的走向最可能为(     
A.西南-东北B.东南-西北C.南-北D.东-西
2.当植被盖度为10%时,与一行一带相比,两行一带的布局利于(     
A.抑制蒸发B.降低风速C.减少占地D.节约用水
3.综合考虑,无论采用何种布局模式,此地最佳植被盖度为(     
A.10%B.20%C.30%D.40%
2024-01-19更新 | 40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9 .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变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
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
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
2.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初始植食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D.草原进化,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海岸多沙滩,海岸带常年风浪较大。为保护海岸带,沿岸实施了全球最早大规模且长期持续的造林固沙工程。受海水运动影响,该州半岛两侧海湾与外海慢慢分离,形成了2个北部有缺口的半封闭式湖泊。该州国民经济主要部门有矿石开采、奶肉畜牧业、家禽业、养兽业等。种植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低。下面左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加里宁格勒近海地区,盛产宝石琥珀,被称为世界“琥珀之都”。该州琥珀埋藏于30-60米深的海岸附近矿土中。开采流程为:先挖深30米至50米,后用高压水(海水)枪直接冲洗矿土,收获琥珀。此开采方式适宜在每年4-11月进行。在此期间,每次风暴和大浪后,工人也经常到海滩上捡拾琥珀。下面右图为加里宁格勒州气候资料图。

(1)读图文材料,描述甲湖的形成过程。
(2)结合材料,分析加里宁格勒州种植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低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从气候、土壤和水文等角度,说明加里宁格勒4-11月利于开采和捡拾琥珀的原因。
(4)评价加里宁格勒长期大规模开采琥珀的影响。
2024-06-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