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陨石的63%采集于南极大陆。下图示意南极冰流域和陨石富集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陨石的63%采集于南极大陆,原因是()
①大陆面积广大
②酷寒干燥,冰雪覆盖,利于保存
③冰盖流动受地形阻挡,陨石易于富集
④人类活动历史最短,陨石积累多
⑤空气稀薄,摩擦力小
⑥陨石降落概率更大,地表陨石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2.影响冰盖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变化B.气压差异
C.风向风速D.地势起伏
3.南极洲有两个陨石富集地带,分别在()
A.冰盖最高点附近和大陆边缘浅海区B.大陆边缘浅海区和山麓地带
C.冰盖低洼凹陷处和山麓地带D.大陆边缘的岛屿和冰盖低洼凹陷处
2 . 下图为某地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西部发生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C.纬度D.洋流
2.季节性冻土对道路、桥梁、管道、大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使低温降低,危害基础设施B.冻融作用使地基不稳
C.阻断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过多D.土层冻结,工程难度加大
2017-12-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终年通航的湖泊,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富渔产和飞禽,湖底生长着茂密的水草。湖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的喀喀湖流域周边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威胁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的的喀喀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的的喀喀湖沿岸的气温特征。
(2)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的的喀喀湖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分析的的喀喀湖可终年通航的原因。
(4)说明气候变暖对的的喀喀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4 . 早春短命植物往往在每年早春3月中下旬萌发,到6月底至7月初种子自然掉下结束生长期。读早春短命植物大致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早春短命植物主要分布区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B.该区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C.主要分布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达到
D.该区域冬季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降雪多
2.根据早春短命植物的生存环境,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生物特性是(       
A.叶片表层具角质层,利于抗寒抗旱
B.强大的深扎根系,利于吸取地下水
C.植株矮小,利于保持水分和利用地温
D.种子数量少,利于保持繁殖能力
3.早春短命植物在春季萌发,夏季结束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融雪多,夏季干旱
B.春季光照强,夏季气温高
C.春季降水多,夏季光照强
D.春季气温回升,夏季干旱
5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流域,由长江和汉水形成的冲积平原,盛产粮、棉、油、猪、水产等农产品,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位突出。但近几十年江汉平原洪灾频率上升,湖泊的面积大幅萎缩,下垫面“旱化”等使得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材料三:宁夏平原由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处于温带干旱区,虽然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迭300余亿立方米,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因盛产水稻、小麦、甜菜和瓜果等,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1)简述材料—乙图中AB段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试分析材料二中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出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推测宁夏平原最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什么?并简述其成因
2018-03-3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试题+文综地理
6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⑴~⑶题。
材料一:新疆略图。

材料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2011年实现自1988年以来全年不断流。结束了23年断流历史。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甲地断面流量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新疆各地冬半年深受风吹雪影响,特别是风速慢的路段积雪严重,对铁路运输造成极大危害。下图为迎风路段不同剖面风速变化图。

(1)塔城地区冬季盛行__________风向,并分析其风力强劲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
(2)简述塔里木河甲地断面2000年以来流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判断并分析图3中哪种方案(①或②)不易受风吹雪影响__________
11-12高一下·广东·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8 .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种或几种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植物熬过干旱。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过后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
A.B.C.D.
2.图中M地也生长了大量的原生多肉植物,试推断该地气候
A.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旱
C.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D.夏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