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耕地与毗邻林地白昼地表温度及其差异的季节变化图(图中日数为一年中自1月1日开始的天数)。近年来,该区域耕地撂荒现象(不继续耕种土地,任其荒芜)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耕地与毗邻林地的最大温差出现在(     
A.2月B.5月C.8月D.11月
2.影响该区域耕地与林地白昼地表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量②地表反照率③天空云量④水分蒸发(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大量耕地撂荒可能导致该区域(     
A.冬夏温差增大B.日照时数增加C.平均气温降低D.年降水量减少
2022-03-23更新 | 786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黄河上游某古老江心洲平均海拔约4600米,面积还在持续增大。据调查,该江心洲上不同树龄的灌木植被仍然保持着原生自然状态,没有乔木植被发育。下图是该江心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树龄较大的灌木主要分布在江心洲的(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
2.该江心洲没有乔木植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瘠薄B.热量不足C.水分过多D.风力强劲
2022-03-23更新 | 834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3)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和“江南水乡”相隔万里,有着完全不同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在古近纪有一条横跨东西的干旱带横亘我国20°~30°N。中新世开始,随着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北部的生长,这条横跨东西的干旱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西干东湿的气候格局,“江南水乡”也从此形成。随着气候环境的改变,江南地区植被类型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干旱、半干旱植被类型转变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湿润、半湿润植被类型。下图示意历史时期我国20°~30°N自然环境演变过程。

(1)说明古近纪时干旱带横亘我国20°~30°N的原因。
(2)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中新世江南地区植被类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

5 .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该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当地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下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火地岛东部、西部自然景观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
2.关于乌斯怀亚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冬冷夏热,降水丰沛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抗震性好
C.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较大D.地处港口,进口木材便利

6 . 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下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形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
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重
C.水量变化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
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
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
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
3.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上
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
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
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
D.生物多样性增加

7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C.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D.暖锋过境增温
2.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B.西山牧羊C.南下踏青D.北山滑雪
2019-08-26更新 | 907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测试地理题

8 . 2017 年春节期间,我国某旅游团到哥斯达黎加西部沿海旅游,游客发现当地树木掉叶,树皮呈绿色,体现了生物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下图为哥斯达黎加位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旅游团在哥斯达黎加旅游期间,影响该地的大气环流为
A.副热带高气压B.东北信风C.赤道低气压D.东南信风
2.下列关于该时段树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低,树木处于休眠状态而掉叶
B.光照弱,光合作用差而掉叶
C.树皮因生长青苔而变绿
D.为保障光合作用,树皮变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