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16日,新疆阿勒泰出现“石头开花”(下图)的奇景,露出水面的石头上开满了像白莲花一样的“冰霜花”,每朵花由细碎的冰晶构成,其形成环境比较严苛。“石头开花”形成环境比较严苛。除气温骤降外,对水文的要求为(     

①封冻的水面②流动的水源③相对较高的水温④相对较低的水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2 . 圣安娜风是出现在美国西海岸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节性强风,加州是世界上山林火灾频发地区,2017年12月4日,开始于加州南部的山火借助圣安娜风的威力迅速蔓延,成为加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野火,有研究称,受控野火能促进森林部分耐火植物的生长。下图示意美国圣安娜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圣安娜风加剧山火势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高纬内陆,气温低B.山脉阻挡,拦截水汽
C.上升气流,气压降低D.下沉气流,风力干燥
2.受控野火对耐火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①增加大气降水,提高土壤湿度②增加地表热量,生长期变长
③减少种间竞争,增加生长空间④燃烧枯枝落叶,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3-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2)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2024-03-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积物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通过解析沉积物中物质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推知流域内已经发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黄柏河为长江左岸的一级支流,位于长江三峡南津关下游北岸。目前,黄柏河流域磷矿石已探明储量11.37亿吨,是全国特大型磷矿床之一。玄庙观和天福庙水库流域内,分布着约45家磷矿开采址;西北口水库流域内有11家磷矿开采址;尚家河水库流域内无磷矿开采址。自2003年以来,该地区磷矿开采规模持续增长,使得污染物重新进入水体,从而对水库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产生危害。下图示意黄柏河水系及梯级水库位置。

(1)指出黄柏河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生态危害。
(2)分析黄柏河流域水库大坝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3)说出黄柏河流域四座水库中对水生态危害最小的水库,并说明理由。
2024-03-04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眼泪”景观由聚集成群的夜光藻在受到适度扰动时发光形成,在特定的海水温度、盐度范围内多出现在开敞的海湾,易被巨浪干扰破坏。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平潭岛是我国著名的“追泪”胜地。该岛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8级风天数占全年的四分之一。4~5月盛行偏北风时,“蓝眼泪”景观出现的概率最大。下图示意平潭岛2021年不同主导风向下“蓝眼泪”出现地点(即图中黑点)。



(1)分析4~5月份“蓝眼泪”景观出现概率最大的原因。
(2)简述台风期间“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的原因。
(3)平潭岛为促进“追泪”旅游的发展,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6 . 厄尔尼诺对秘鲁的影响显著,下图示意秘鲁的位置和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对应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常绿硬叶林带C.荒漠带D.热带草原带
2.自然地Ⅲ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厄尔尼诺对图示区域的影响有(     
①山区森林火灾风险增大                           ②沿海表层水温升高
③沿海渔业资源增多                                 ④年太阳辐射量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06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7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绿水是指由植物根系及所在土壤储存并以蒸发蒸腾(绿水流)形式返回大气的水。图1为绿水的陆地内循环示意图,图2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各类覆被对绿水量的贡献差异。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近年来,灌溉活动对该区域的水循环和环境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根据绿水的陆地内循环示意图,说明绿水参与陆地内循环的过程。
(2)指出森林对绿水贡献量最大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3)塔里木盆地灌溉增强会影响绿水流,从而导致区域冰雪积累量增加,试分析其作用的过程。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靠近中蒙边境地带,人迹罕至,这里生活着大量当地俗称戈壁红驼的红骆驼。戈壁红驼属于双峰驼,体型高大,胃内能储水,可三周不喝水,背上的驼峰储存脂肪,可整月不进食。戈壁红驼性情温和,是游走性生物,习惯远距离游走,食性广而杂,尤其爱啃食荒漠中的梭梭林、骆驼刺等沙生植物的枝叶。下图分别为戈壁红驼景观图和戈壁红驼分布区域。


材料二:梭梭林是强旱生植物,生命力强,是骆驼的主要食物来源。梭梭林总和骆驼相互依存,但草原之灾——老鼠最喜欢在梭梭林下打洞做沙窝,严重威胁了梭梭林根系的生长。

材料三:“沙地是个宝”,沙地并不等同于沙漠,沙地的植物生长量比草原还多,长有许多灌木,沙地没有白灾(白灾指草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使放牧无法进行的一种灾害。白灾时地面往往结成冰壳,牲畜不但吃不到草,而且易受冰壳刮伤),也没有黑灾(指冬季草原牧区因积雪少或没有积雪,牲畜缺乏饮水而引起的灾害),由此沙地成了牧民眼中的香饽饽。


(1)简述图中戈壁红驼分布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当地牧民说戈壁红驼是草原五畜(骆驼、马、牛、绵羊和山羊)中最能涵养生态的一种,在这里,戈壁红驼不是环境的破坏者,而是守护者。结合材料,分析牧民这样说的原因。
(3)内蒙古冬季漫长而苦寒,为保证人畜安全过冬,有条件的牧民往往把过冬的牧场选择在沙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沙地为何是理想的过冬牧场。
2024-0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A卷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龙溪地处福建山区。九龙溪某河段基本沿着断层线分布,通过甲断面后向北流,形成山地曲流(如图)。曲流北侧岩溶地貌发育,以垂直方向的向下溶蚀形成落水洞和水平方向溶蚀形成溶洞为主。近年来,该河段下游修筑了水电站。



(1)简述九龙溪沿断层线发育的原因。
(2)说明九龙溪在通过甲断面后向北弯曲的原因。
(3)分析下游水电站运营过程中,蓄水和泄洪开闸放水对该河段岩溶地貌的影响。
2024-01-0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10 . 冻土湿地是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冷湿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森林、沼泽湿地类型,分布于多年冻土分布带上,植被层下是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成的泥炭层,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区,近30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冻土退化严重,冻土湿地出现了原有高处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某地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沼泽湿地的植被层和下覆泥炭层对冻土起保护增生作用,该作用主要是指(     
A.隔热和保储水分B.降温和增厚功能C.储存大量有机碳D.缓解气候的变暖
2.图中冻土界线的变化可能导致冻土湿地(     
A.融化区域的面积缩小B.向大气释放更多的碳
C.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下降D.微生物分解有机碳减弱
2023-12-14更新 | 1295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