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在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冻土作为不透水层或者弱透水层,能够从性质上改变土壤水热运移规律。下图为据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青海海北站季节冻土的水热监测数据绘制的土壤冻结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段土壤冻融过程(     
A.冻结速度快于融化速度B.冻结方向为自下而上发展
C.3月份冻结深度较稳定D.表层融化速度比深层慢
2.在冻结初期(11月13日至11月23日),冻结深度变化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弱B.昼夜温差大C.土壤水分少D.冻结放热多
3.在整个冻融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未冻水含量)变化较大,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在非冻结时期,深层含水量变化大B.在冻结过程中,各层含水量均增加
C.在消融过程中,表层土蓄水量增加D.在整个过程中,水分运动方向相同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钦查群岛主要由三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寸草不生,唯一“居民”是海鸟,附近流传有“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说法。海鸟在群岛上定居了数百万年,留下厚达50米的粪便层,散发的恶臭让人难以接近。在发明化肥之前,19世纪40年代,欧洲人用这里的鸟粪做肥料,农作物的产出提高了至少3倍,缓解了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粮食危机。从那时起,秘鲁雇佣契约华工和黑人奴隶挖鸟粪,在40年的时间里,出口了1300万吨鸟粪,那是秘鲁经济快速增长的“鸟粪时代”,但到19世纪后期,鸟粪出口出现衰败现象,政府随后开始限量控制鸟粪的开采。下面为钦查群岛位置示意图。



(1)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道理。
(2)说明秘鲁钦查群岛鸟粪积累较厚的原因。
(3)推测19世纪后期秘鲁鸟粪出口衰败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智利竹荚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图示意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盛行风向B.海水温度C.距陆远近D.种群规模
2.推测智利竹荚鱼的生活习性是(     
A.冬季产卵B.顺流洄游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
3.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09更新 | 8906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德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灌丛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灌丛带的2140~2220m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140~2220m处的灌丛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灌丛带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1)描述该山2140~2220m海拔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海拔高度、坡度的关系。
(2)判断该山2140~2220m海拔处的高山灌丛带,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岭是山脉,但又山不连脉,被分成了五堆,又称“五岭”,其与秦岭都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南岭的地域分界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某学者根据南岭两侧的气温与降水数据,绘制了南岭山地地域分界性影响力值(影响力越大值越高)的逐月变化图。

(1)分析秦岭与南岭都能成为重要自然地理界线的原因。
(2)与秦岭相比,南岭的地域分界作用不够鲜明,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3)指出图中代表气温影响力的曲线,并说明判断理由。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2022-06-23更新 | 17519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1)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
(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
2022-06-14更新 | 15699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洋流B.地形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D.地形大气环流
2022-06-13更新 | 7541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下左图为1990-2020年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北坡的5条冰川末端高程变化量图(当年高程-上一年高程)。右图为玉贡拉冰川、玛拉波冰川分布影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冰川概况,描述正确的是(     
A.5条冰川均呈退缩趋势B.末端高程年际变化自西向东增大
C.孔嘎冰川面积基本稳定D.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面积均增大
2.关于图中冰湖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于冰川顶端B.地面沉陷积水成湖
C.湖泊多为咸水湖D.冰碛物质阻塞成湖
2022-05-30更新 | 654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九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土石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坡堆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海浪作用D.冰川作用
2.推测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主要来源是(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山顶D.山坡风化
3.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主要原因是(     
①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
②地表物质颗粒较粗,利于保水
③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④地势较低,年降水量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25更新 | 50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