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1 .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六大湖,最深处约1470米,是世界第二深湖,其水体交换周期长达7000年左右。该湖鱼类资源丰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2.该湖鱼类资源丰富,主要因为(     
①周边气候复杂②湖泊面积广③湖泊深度大④入湖径流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该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B.湖泊距海远C.湖水深度大D.湖水盐度低
2 .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3 . 冰洞是冰川表面的水体在流动过程中,经裂隙进入冰川内部,使冰川不断消融,在冰川底部汇聚形成河流,河流从冰川末端流出时冲蚀形成的洞穴。位于板块交界处的特殊环境,使冰岛的冰川有“火上冰”之称。这里的冰洞通常在冬季形成,夏季坍塌,甚至消失。瓦特纳冰原上的冰洞深而大,光线透过冰层后呈现出晶莹的蓝色,形成“蓝冰洞”。下图示意冰岛冰原的分布和冰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冰川有“火上冰”之称的原因是(     
A.火山地热丰富B.海洋比热容大C.西风常年温暖湿润D.沿岸暖流规模大
2.冰岛冰洞大多形成于冬季,消失于夏季,可能是由于当地(     
A.地势高,太阳辐射强B.温度高,冰川融水多
C.温差大,风化作用强D.风力大,风蚀作用强
3.深而大的“蓝冰洞”大多分布于瓦特纳冰原。这是因为该冰原(     
A.距海近B.厚度大C.形成时间晚D.气候条件稳定
2022-04-28更新 | 691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4 . 研究人员在东秦巴山地(31.0°N~34.5°N,110.3°E~111.3°E)中一条南北方向的样带上进行了植物群落的采样调查,并据此绘制了该区域物种丰富度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农架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②海陆位置③海拔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关于该区域物种丰富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房县丰富度低主要因为海拔低B.地势起伏对丰富度的影响南方更明显
C.南北坡丰富度差异在北方不明显D.海拔最高处丰富度大于20(个)
2021-05-27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下图)。猴面包树喜热、耐旱,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猴面包树提供的食物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称它为“生命之树”。



(1)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解释猴面包树的生态特征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粒咖啡理想产地是热带地区的高山,夏季多云雾利于其生长。云南省保山市新寨村位于高黎贡山东麓,怒江大峡谷西岸,目前已实现了小粒咖啡的规模化种植。1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是未来精品咖啡的主产地,目前作为种植主体的100Om以下地区未来应该逐步退出咖啡种植。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培育良种,提高咖啡豆精品率,将咖啡豆和曾被废弃的果肉开发成挂耳咖啡、胶囊咖啡和果皮茶等多元化精深加工的产品。左图示意新寨村海拔、咖啡种植园位置,右图示意760m和1440m气象站气温与降水资料。

(1)指出小粒咖啡的生长习性。
(2)当地计划将1000m以下地区退出精品咖啡种植,请从气候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3)指出当地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对农户的益处。
(4)说明“高精品率、精深加工”对当地咖啡产业的意义。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木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夏季高温和光照的强烈影响,灌丛可以改善区域的微气候,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提高土壤肥力。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典型草原不同程度灌丛化样地草本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1)描述灌丛化程度与草本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
(2)研究表明,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夏季高温和光照的强烈影响,灌丛可以改善区域的微气候,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灌丛对风力作用的角度,分析灌丛为提高土壤肥力所起到的积极影响。
2023-02-0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第一高级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左图)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右图)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

(1)简述该岛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
(2)从位置和地层特征的角度,判断甲、乙两地海浪作用相对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气候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地壳运动决定的;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地壳运动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气候变化决定的。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对你的推测给予合理解释。
(4)该岛海洋生物化石独特,简述发展旅游中保护化石可采取的措施。
2022-12-03更新 | 4558次组卷 | 19卷引用:地理-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乙卷专用)

9 . 贝加尔湖平均水深73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 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气温上升快,湖冰融化较快B.盛行风力大,吹动浮冰运动碰撞
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D.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收缩
2.与色楞格河相比,安加拉河(     
A.结冰期短B.含沙量大C.水位季节变化小D.径流量小
2022-06-16更新 | 95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冰湖是指与冰川或冰川作用相关的湖泊,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是区域气候变化的极佳指示器。白天由于气温上升,冰川的冰面开始消融,低温融水注入湖中,与相对高温湖水混合到4℃左右,因密度大而流向湖底,致使在深层湖水形成低温谷,这种湖水因动力下沉称为湖水日垂直流。下图为珠峰地区不同海拔冰川面积与冰湖面积变化对比图(虚线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关联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冰川退缩比例最大的海拔高度是(     
A.5100~5200mB.5300~5400mC.5500~5600mD.5800~5900m
2.晴天,受湖水日垂直流影响,冰湖深层湖水水温最低值出现在地方时(     
A.5:30~6:30B.11:00~12:00C.14:00~16:00D.20:00~22:00
3.图示状况发生可能导致珠峰地区(     
A.冰蚀作用增强B.冰湖溃坝增多C.地震灾害频发D.冰湖生物减少
2024-01-21更新 | 29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