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2023·广东·模拟预测

1 . 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该地经历了浅淡水湖辫状水系盐湖沙丘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I沙丘的沙粒最有可能来自(     
A.山地B.断层C.湖滩D.河滩
2.与阶段I相比,可以推测出阶段Ⅱ(     
A.盛行风更强B.降水变率更小C.降水变率更大D.水体更新更慢
3.阶段Ⅱ到阶段Ⅲ的过程中该区域的表现可能为(     
A.小气候趋于暖湿B.生物多样性锐减C.土壤盐碱化减弱D.地下水位大幅上升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早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2023-07-22更新 | 972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如梦令·元旦》

1929年底,在红军挺进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取得了胜利后,毛泽东填下了这首词。长期以来,粮食种植业在清流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清流县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代耕代种的水稻托管业务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果树村、茶叶村、养鱼村等农业专业化生产村。目前,清流县已经实现了从“路隘林深苔滑”到“路宽林茂粮丰”的转变。下图示意清流县地形。

(1)说明1929年清流“路隘林深苔滑”的自然背景。
(2)分析近十年来清流县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
(3)简述水稻托管对清流县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3-06-10更新 | 3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沼泽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陆地沼泽化是泥炭沼泽发育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湿润的条件下泥炭沼泽具有更高的碳累积速率,随着垂直方向上的泥炭积累,地下水位上升,泥炭沼泽在水平方向上向周边扩展。左图为某泥炭沼泽水平方向扩展过程图,图中数字为泥炭发育年龄(单位:距今千年)。右图为该泥炭沼泽某时期沿左图AB线所做的剖面示意(省略了地表植被)。


   
(1)根据左图中泥炭发育年龄描述该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的水平扩展方向。
(2)判断右图所示的年代,并说出判断依据。
(3)根据泥炭沼泽扩展速率分析距今4—5千年时该地区气候对泥炭发育的影响。
2023-05-28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刁口流路泄洪排沙能力低,易发生洪涝,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经清水沟流路入海,刁口流路废弃。水沙供应断绝后,废弃的刁口三角洲岸线在海洋动力的作用下发生快速调整。1992年当地政府在原刁口河以东至清水沟以北修建稳固的防潮堤。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及刁口流路河口三角洲岸线的变化情况。


   
(1)分析1976年前该区域易出现洪涝的自然原因。
(2)描述1976~2016年废弃的刁口河口三角洲岸线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3-05-26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农牧交错区北连毛乌素沙漠,南接六盘山,年均降雨量375mm,生态系统承载力小,对自然环境变化敏感,土地退化是该区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从2000年开始,国家在该区陆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和保护措施,植被覆盖度显著提升。经研究表明,植被的降水利用率是驱动该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县区及宁夏农牧交错区的分布图。表格为1990—2020年宁夏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相关情况。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990—2020年)
占宁夏农牧交错区
面积比(%)
主要分布区
未显著变化区50.14盐池县南部,同心县北部,海原县西南部
显著提升区49.33盐池县东北部,原州区北部、西部、南部,彭阳县西北部,西吉县北部
显著退化区0.53盐池县城镇分布区,原州区城镇分布区
(1)说出该区土地退化的气候原因。
(2)列举四项2000年后该区实施的生态恢复工程。
(3)概括1990—2020年该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整体空间差异,并从气候、植被角度分析原因。

7 . 冰斗是形成在雪线附近的由冰川侵蚀作用而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峭的半圆形洼地。根据冰斗底部海拔可以概略估算古雪线位置进而推测古气候条件。下表示意第四纪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某山地东西坡冰斗底部海拔及冰斗面积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千年)东坡西坡
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
上层冰斗32~174055~41201.94270~44500.86
中层冰斗73~583942~39533996~4057
下层冰斗150~1373703~37103875~3895

1.第四纪以来该地区(     
A.雪线下降,气候转暖B.雪线下降,气候转冷
C.雪线上升,气候转冷D.雪线上升,气候转暖
2.与东坡比较,该山地西坡冰斗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处南北断裂带,地壳抬升明显
C.位于山地的向阳地带,气温较高D.组成岩石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2023-05-18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8 . 沙火山是沉积后尚未固结的砂体由于压力差在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产物,形态类似火山构造。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某乡村在秋灌后,一小型河道水位降低,河床底部出现大量沙火山。调查发现,该河道春季时曾进行河道清淤,将河床底部1.5m左右淤泥清除。下图示意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沙火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阶段比,甲阶段沙火山的特征是(     
A.处于生长阶段,涌出水流较清B.处于消亡阶段,涌出水流较清
C.处于生长阶段,涌出水流较浊D.处于消亡阶段,涌出水流较浊
2.该地春季清淤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沙火山发育,发展旅游业B.疏浚河道,防治洪涝灾害
C.消除污染,改善水生生态系统D.增加河道蓄水量,利于灌溉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坑是喀斯特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而成的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其四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某团队在云南某天坑不同坡向布设样带调查植被性状的变异程度。下图示意该天坑中的样带分布。



(1)说明云南利于天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选出四个样带中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一个,并分析原因。
(3)分析甲样带的植被叶片普遍偏厚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和干旱过渡区,是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毛乌素沙地位于该流域西北部。MN河段河道破坏了风沙的输移方式,形成风沙—黄土的分界线,分界线的西北侧以沙丘为主,风沙活动频繁,东南侧以黄土为主。左图示意无定河流域,右图示意不同颗粒的风沙活动三种输移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MN段河道,被破坏的主要风沙输移方式是(     
A.悬移、跃移B.悬移、蠕移C.跃移、蠕移D.全都被破坏
2.通过上题风沙输移方式,沙粒在年内的空间输移过程(     
A.冬半年大颗粒风沙沉降河道B.夏半年小颗粒风沙沉降河道
C.冬半年通过河流输送到下游D.夏半年通过风力输送到下游
3.相比MN段河道,AB段没有成为风沙—黄土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     
A.周边沙地生态恢复好B.河流径流量较小、河道窄
C.区域风力搬运作用弱D.河流蒸发量太小、作用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