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梯田是适应山地环境而成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江西省利用丘陵地形大力发展山地果业,开发前期直接在坡地上大规模种植果树,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效益。经过长期的探索,当地果园将坡地改造成内低外高的反坡梯田,反坡的梯面上构筑前埂并开挖后沟,同时还在裸露的梯壁和梯面上植草。经过改造,当地果业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梯田农业历史悠久,供养了大量山区农民,很多梯田还被开发成了景区,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梯田撂荒现象也日趋严重。左图是江西省梯田果园模式示意图,右图是梯田撂荒原因占比示意图。

(1)说明当地果园中前埂、后沟与反坡梯田结合的模式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与裸露的梯壁、梯面相比,简析该地在梯壁、梯面上植草的好处。
(3)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梯田撂荒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从城镇化角度分析我国梯田撂荒现象严重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缓解梯田撂荒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12-23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2 .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境内7%以上是山地和丘陵。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地带(下图),该松木引进新西兰后,异乎寻常的生长良好,新西兰松耐贫瘠,可大量种植在不适合集约农业利用的贫瘠土地上。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新西兰松在美国原产地难以深入北美内陆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干热,冬季寒冷漫长B.受沿岸海流形成雾的影响
C.海岸山脉海拔高,地形崎岖D.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充足
2.新西兰的民居一般采用木结构。这是由于
A.新西兰森林资源丰富B.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
C.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传统D.木结构利于减轻地震危害
3.目前我国开始尝试引种新西兰松。下列省份较适合新西兰松生长的是
A.河北 山西 陕西B.四川 云南 湖北
C.新疆 宁夏 内蒙古D.吉林 辽宁 黑龙江
2019-04-01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3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神奇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下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图像。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2.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38℃,而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3.“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由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的土壤碳库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研究发现,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被开垦为农田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图示意该地森林与农田有机碳密度的差异。

(1)描述森林与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的特点。
(2)从碳循环和碳平衡角度,分析云杉林被开垦为农田导致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的原因。
(3)推测利于增加农田有机碳的可行性农业生产措施。
2024-05-3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新教材新高考桂柳信息冲刺金卷(四)地理试卷

5 . 黄河三角洲造就了鹤之乡、鱼盐之利、农耕之益。有些农民采用“游耕”模式,每年春耕、秋收来此拓荒,若干年后弃耕。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三角洲活跃的“湾区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建有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     
A.风暴潮危害小B.冬季降水集中
C.盐卤资源丰富D.湿地作用小
2.黄河三角洲“游耕”模式的主要危害是(     
A.导致全球气候变暖B.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
C.农产品产出降低D.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第五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是首个而向太平洋扇区的南极考察站。主站休采用集中式形态、使用特制钢材、安装智慧火眼消防系统,分上下层,下层大部分为立柱结构。科考发现,受海冰扩张的影响,末次冰盛期南极海洋表层生产力明显下降。海洋表层生产力是指在海洋表层水体中,通过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沉降作用,将碳转移到深海的过程,受营养盐、海冰范围、气温、光照、水动力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及景观图。

(1)简述我国建设第五南极考察站秦岭站的意义。
(2)说明秦岭站建筑设计的地理背景。
(3)分析末次冰盛期南极海洋表层生产力明显下降的原因。
2024-05-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高三质量联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7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盐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     
A.降水稀少B.地表径流少C.蒸发强烈D.地下水位低
2.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C.大气逆辐射弱D.地表反射率高
3.“盐结皮”的形成(     
A.导致土壤酸化加剧B.利于土壤湿度保持C.导致土壤风蚀加强D.利于土壤肥力提高
2024-01-22更新 | 147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8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下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2.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农耕利于表土脱盐
C.施有机肥作用不大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4-05-10更新 | 45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国家《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桂林市北部,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最高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三江源头水源涵养林。在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为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只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有研究学者认为,“3S”技术在动植物生存环境、种群数量等地理要素的获取、定位及综合分析等方面作用日益强大,对合理划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示意图。

(1)分析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原因。
(2)简述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意义。
(3)分别说明“3S”技术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划分过程中的作用。
2024-06-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来宾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三模)地理试卷

10 . 图为某地出露地表的岩石剖面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岩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2.研究该岩石的地质意义是可以推测该时期的(     
A.气候变化B.地形变化C.海陆分布D.生物进化
2024-04-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