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中生代的恐龙灭绝能够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B.整体性C.开放性D.多样性
2022-01-30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考班)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图)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图),假设该流域的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的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B.Ⅲ、Ⅱ、ⅠC.Ⅱ、Ⅰ、ⅢD.Ⅰ、Ⅲ、Ⅱ
2022-01-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高考班)地理试题
3 . 读(下图)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     
A.西藏地区B.华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

4 . 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并于2021年8月返回适宜栖息地。下图为局部时间段象群迁移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象群在玉溪市元江县期间,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我国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C.悉尼正值红叶观赏时期D.日落之前象影朝向东北
2.关于此次亚洲象“离家出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亚洲象北迁B.保护区亚洲象繁殖速度较快
C.西双版纳植被茂密食物充足D.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象栖息地
2022-01-13更新 | 1082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冻结时长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积雪、植被覆盖等通过影响土壤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来影响土壤温度状况,进而影响土壤的冻结与消融。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广泛分布的季节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和土壤冻结时长也逐渐减少。新疆伊犁地区位于中国天山西部,是新疆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下图示意伊犁河谷地的位置及其年降水量和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海拔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伊犁河谷地降水量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汽多少B.光照强弱C.降温幅度D.气温高低
2.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1200m以上反而出现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B.积雪厚度增大C.地形坡度增大D.植被覆盖减少
3.土壤冻结时长逐渐减少可能导致(     
A.沼泽湿地扩大B.地下水位上升C.融雪洪水提前D.生态环境改善

6 . 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干湿状况,并且是估算生态需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关键因素。区域内的农业水平与气温、土壤、降水等因素息息相关。下图示意东欧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自然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草原带--落叶林带B.落叶林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C.针叶林带--落叶林带--草原带D.草原带--针叶林带--落叶林带
2.影响该区域表层土壤深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距海远近②地形③气候④有机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图中a线所表示的最可能是(     
A.冻土深度B.地下水位C.土壤盐分D.植被密度
2021-12-24更新 | 56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题
7 .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棕榈化石,叶柄非常长,接近70厘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这么高的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由棕榈化石发现,可推知古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高温湿润D.炎热干燥
2021-10-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0多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湖区常吹大风,湖水运动强B.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C.湖泊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D.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2021-09-01更新 | 1540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绥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20-21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B.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2021-08-0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干旱少雨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光照不足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