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驾驶雪地摩托进行“追光之旅”是俄罗斯基洛夫斯克郊区的经典户外项目。“追光之旅”分为序幕段(基洛夫斯克市~冰泉)、冲刺段(冰泉~彼得雷利乌斯山口)、舒缓段(彼得雷利乌山口~基洛夫斯克市)。2月1日“追光之旅”在当地日出时出发,恰好日落时回到基洛夫斯克市,历时5小时。图示意“追光之旅”路线及周边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月1日“追光之旅”途中(     
A.序幕段时太阳位于右前方B.舒缓段时太阳多位右后方
C.太阳最高时位于天顶附近D.全程太阳位于地平面附近
2.该日“追光之旅”到达彼得雷利乌斯山口时,观察到太阳位于M山顶处。“追光之旅”舒缓段大约历时(     
A.1.5小时B.2小时C.2.5小时D.4小时
3.该日“追光之旅”沿途随处可观赏到的自然景观为(     
A.针叶林海B.湍急河流C.悬崖峭壁D.绚丽极光
2023-04-10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地理试题

2 . 高山灌木线是指灌丛分布的海拔上限。高山灌木线以上,气候严酷且不稳定,限制着灌木生长和更新。有研究表明,8.5℃是山生柳灌木的重要温度界线,夏季均温处于5~8.5℃时,灌木线变化受温度驱动,而当夏季均温高于8.5℃时,灌木线变化受湿度限制。1939年至2010年间,青藏高原山生柳灌木线显著爬升,最大爬升幅度为59.3米,爬升速率约为每10年5.16米。近10年来,灌木更新速率呈下降趋势,灌木线倾于保持静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39年至2010年间青藏高原山生柳灌本线爬升的主要驱动力是(     
A.全球变暖B.臭氧空洞C.植被保护D.生态入侵
2.近10年来,青藏高原山生柳灌木线更新速度下降是因为土壤(     
A.变湿B.变干C.变冷D.变薄

3 . 青藏高原积雪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不仅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产物,也会对全球和区域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图示意1980~2016年青藏高原年平均积雪覆盖日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藏高原年平均积雪覆盖日数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C.降水量D.海陆位置
2.青藏高原南坡的季节性积雪比北坡多,但覆盖时间比北坡短,主要是因为南坡(     
A.降雪少B.气温高C.风力强D.坡度大
3.近年来青藏高原季节性积雪融化提前可能会导致(     
①地表升温过快②岩石风化加剧③草原退化④风沙减少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4-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考模拟调研地理试题(四)

4 . 重庆主城被铜锣山、中梁山、缙云山、明月山等山脉分割这一系列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山脉所构成的川东平行岭,是候鸟们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读“重庆主城区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们前往平行岭观赏候鸟迁徙的最佳季节是(     
A.冬、春B.春、秋C.夏、秋D.冬、夏
2.鸟类沿川东平行岭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①平行岭可作为迁徙的重要路标       ②平行岭多上升气流,利于飞行③平行岭植被茂密,提供休憩地       ④平行岭地势较高,天敌数量少⑤平行岭南北走向,迁徙距离短
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4-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沱沱河盆地位于长江源头,河流两侧阶地平缓宽阔,沙洲、河漫滩交错发育。沱沱河右岸多年冻土发育较好。近年来,沱沱河源头气候趋于暖湿,冰雪融水增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造成重要影响。下图示意陀沱河盆地地温等值线和多年冻土典型横剖面(该河谷接近呈东一西走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沱北融区多年冻土层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远离主流B.侵蚀较强C.坡向朝南D.坡度较大
2.随着冰雪融水增加,多年冻土区主要表现为(     
A.向主流延伸B.下限上升C.上限下降D.埋藏深度变浅
2023-03-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第四纪冰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面积达到660万平方千米,向南覆盖广大欧洲地区。目前冰盖消失,海岸线退缩。下图示意波罗的海及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排水方向。研究表明图示T沉积物形成于冰下隧道的环境中,流水挟带物质沿冰下隧道排入大西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下隧道的形成与扩张得益于(     
①冰川运动,裂隙发育       ②板块挤压,断裂发育
③流水下渗,不断侵蚀       ④海水入侵,不断侵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消融,该地(     
A.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上升幅度B.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上升幅度
C.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下降幅度D.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下降幅度
3.斯堪的纳维亚冰盖的存在与消融,导致(     
A.消融时地表吸热减少B.消融时北大西洋暖流增强
C.消融后地表趋于平坦D.消融后海岸形态趋于曲折

7 . 重庆市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仅药用植物就达2000种。下图为大巴山重庆城口段垂直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区域植被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2.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南北坡暗针叶林分布差异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海拔
3.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仅药用植物就达2000种,主要的原因是(     
A.地处亚热带B.山体高度小C.位于分界线D.规模化种植
2023-03-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

8 . 屯堡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村落形式,是中国历史上以屯田戍边的政策对西南边疆进行统治和开发的产物,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这里的房屋都由厚重的层理清晰的石头做建材,石头的墙壁,石头的门框,石头的屋顶;碉楼、瞭望口,射击孔随处入眼……房屋内部使用木材,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和满满的江淮遗风。下图为屯堡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屯堡的石头均是就地取材,该石头最可能是(     
A.石灰岩B.玄武岩C.花岗岩D.大理岩
2.屯堡用石头构筑的目的可能是(     
A.取材十分丰富B.防御地区冲突C.使日温差减小D.对抗气候湿热
3.建筑内部具有典型徽派风格和满满的江淮遗风,这种特点反映(     
A.当地气候较寒冷干燥B.迁入人口的文化传承
C.加固房屋以抵御地震D.原住地民居文化传承

9 . 2022年8月21日,北碚缙云山出现巨大山火。下图示意1961~2022年重庆市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本次北碚山火蔓延的自然原因,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树种多样B.气温较高
C.降水偏少D.多山谷风
2.据1961~2022年重庆市气候资料图,可知重庆8月份(     
A.气温和降水呈正相关B.气候符合雨热同期规律
C.每隔20年左右有洪灾D.气温的升降具有连续性

10 . 兰屿岛地处台湾省的东南部,岛上一派热带雨林风光,居住着2000多名达悟族同胞,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和原始的生活习性,房屋建在挖掘的凹地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植株低矮、根系发达的甘薯。下图示意兰屿岛的位置及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兰屿岛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岛屿的中部,主要是因为(     
A.地形抬升B.距海较近C.暖流增湿D.对流显著
2.影响兰屿岛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河流C.气温D.降水
3.兰屿岛居民的房屋建在凹地,粮食作物植株低矮均是为了抵御(     
A.地面风力强劲B.水旱灾害频繁
C.土壤养分不足D.低温冷害多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