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湖泊沉积物与树轮均是研究古气候的良好载体,湖泊沉积物粒度为较成熟的古环境指标。据伍登-温特华斯 方法沉积物粒度分为黏土(<4µm),细粉砂(4-16µm),中粉砂(16-32µm),粗粉砂(32--63µm)和砂(>63µm)。 某考察队采集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内陆湖乌伦古湖(47°N,87°N)完整的沉积岩芯,按沉积物粒度从小到 大分为 C1--C4 四个组分进行分析。下图示意该湖 1810 年--1970 年沉积物粒度组分变化与区域树轮记录变 化对比图。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乌伦古湖的湖泊沉积物以黏土和粉砂为主,可以推断形成其沉积物的原因是
A.流水沉积B.冰川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壳沉积
2.造成组分 C2(7--25µm)含量增多原因相同的年份是
A.1830 年和 1910 年B.1910 年和 1944 年
C.1830 年和 1944 年D.1910 年和 1970 年
3.根据 1944 年组分 C2 含量特征,可以推测其形成原因是
A.冬季降雪量偏多B.夏季融雪入湖水量偏多
C.冬季降雨量偏多D.夏季降雨量偏多
2018-05-24更新 | 123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暑期补课效果检测文科综合之地理试题
2 .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种或几种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植物熬过干旱。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过后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
A.B.C.D.
2.图中M地也生长了大量的原生多肉植物,试推断该地气候
A.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旱
C.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D.夏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
3 . 双河洞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过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应灵敏。某科研队多次进入双河洞内取样,收集洞穴水并检测酸碱度。下图示意两个取样点收集到的洞穴水酸碱度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断双河洞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下沉一海洋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
B.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
D.地壳抬升一海洋沉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
2.据图推测洞内最潮湿的时间是
A.4月1日B.5月1日
C.8月1日D.9月1日
3.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
A.空气流动性较差B.水温季节变化小
C.白云岩沉积更好D.水量季节变化大
4 .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表示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B.草地C.农田D.建设用地
2.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5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及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  )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图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B.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C.河流侵蚀使海底逐年变深
D.海底火山喷发使海水变浅
3.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D.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
6 . 科考队在大兴安岭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原始地貌为山前冲积扇前缘,土壤分为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两种。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黑钙土。但在背风坡海拔200米处(122°33′47″E ,45°45′01″N)发现土壤变为栗钙土,并且该处地层的上部偏红,说明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在该处富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土壤温度与铁元素的富集能力成正比,则土壤变为栗钙土的条件应为(       
A.高温多雨B.低温多雨C.高温少雨D.低温少雨
2.当地越靠近冲击扇的前缘方向,土层的变化情况为(       
A.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厚B.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厚
C.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薄D.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薄

7 .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17-08-07更新 | 8576次组卷 | 5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纳马脊兰地区是世界上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下图示意纳马夸兰位置及其雨季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雨季时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偏北风D.偏西风
2.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昼夜温差小B.干旱的气候C.径流量丰富D.多雾的环境
3.当地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的时间大约是( )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2017-05-15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后期适应性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9 . 珊瑚礁的形成会受海上深度、温度、盐度、洁净度、海上的运动和盛行风向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图4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珊瑚礁形成及特点的表述,合理的是
A.珊瑚礁的走向基本与盛行风向一致B.风浪可能有利于珊瑚虫的生长繁殖
C.珊瑚礁的形成只受外力作用的影响D.珊瑚礁主要分布在水深大于200m的海域
2.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A.红海B.墨西哥湾
C.北海D.孟加拉湾
2017-02-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重庆八中高三上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地理试卷
10 . 叶面积指数指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地表面积之比。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图2中四条曲线代表的是水能资源、年太阳辐射量、地势高低以及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代表叶面积指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图推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山区叶片交错重叠程度最大B.水能丰富地 叶片交错重叠程度最小
C.叶片交错重叠程度大致东大西小D.叶片交错重叠程度受热量影响最大
3.造成M地叶面积指数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距海远,降水少
C.云量少,光照强
D.盆地地形,热量充足
2016-12-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