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27 道试题

1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荒漠植物在受到水分限制时,通常会将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地下部分,以适应干旱环境。下图示意天山北坡中段不同海拔处三种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该地地表土壤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的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光照
2.与山地森林相比,天山北坡中段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①地表枯枝落叶少                                   ②地下生物量比重大
③土壤淋溶作用强                                   ④微生物分解速度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青藏高原盐湖星罗棋布,是我国盐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泽错盐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湖面海拔4973米,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锂矿盐湖,卤水中锂含量较高。下图示意泽错盐湖地理位置及周边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是我国盐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主要是因为(     
A.深居内陆,地形封闭B.多内流湖,蒸发量较大
C.冰雪融水含盐量较大D.多夜雨,气温年较差小
2.据图可推知,泽错盐湖(     
①呈南北向延伸②地质构造稳定③总体东深西浅④湖水冰冻期短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2-06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3 . 阿咪东索小流域位于祁连县东南部2km处,该地山谷呈东—西走向,海拔2800~4667m,年气温为-37.1℃~30.5℃,雨热同期、干湿分明,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降水集中在6—8月,气温和降水均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梯度差异。该流域内森林主要为青海云杉,呈斑块状分布于阴坡、半阴坡,零星分布有祁连圆柏,大多分布在海拔2900~3200m,多为中龄的单层纯林。下表示意阿咪东索小流域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郁闭度平均胸径/cm平均株高/m
29000.635.4512.45
30000.723.7011.20
31000.727.5511.45
32000.520.4510.62

1.阿咪东索小流域青海云杉主要分布于阴坡的原因是(     
A.坡度小,土壤层厚度比较厚B.光照弱,其他物种数量较少
C.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D.背风坡,植被受大风影响小
2.推测阿咪东索小流域各海拔处青海云杉器官生物量最少的是(     
A.2900mB.3000mC.3100mD.3200m
2024-02-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中甲为阿曼佐法尔地区,地形复杂,与其他地区相比,每年的6至9月,佐法尔海岸生机盎然,各种动物活跃。该海域生活着一种体型庞大的座头鲸(座头鲸在世界各大洋均有分布,南极水域较多,每年有规律的南北迁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迁徙的座头鲸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沿岸生物多样性丰富,主要得益于(     
A.地形起伏大B.气候独特性C.土壤条件好D.人类活动少
2.阿拉伯座头鲸经过进化不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海域面积广,生存空间大B.水温季节性变化大,食物充足
C.河水注入多,海水盐度低D.海水密度大,利于上浮和下潜
2024-02-06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B

5 . 达玛沟(图)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支脉,其下游河段已完全干涸被沙丘掩埋。在沿达玛沟下游干河床的茫茫沙海中,分布着胡杨墩、斯皮尔古城等众多遗迹及其周围被风沙吞噬的古绿洲。古绿洲地表景观上已与沙漠无异,只胡杨墩附近有骆驼刺等荒漠植被生长较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废弃时间最早的可能是(     
A.胡杨墩B.喀拉沁古城C.大墓地D.斯皮尔古城
2.胡杨墩附近荒漠植被长势较好的原因是(     
A.风沙活动弱B.地表水丰富C.地下水埋藏浅D.人工引水栽植

6 . 土壤有机质的补充和分解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根据土壤中碳的释放速率差异,土壤总有机碳库包含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在垂直方向上,通常表层土壤总有机碳高于次表层土壤。下表为祁连山北坡六个样本地的土壤(深度为0-60cm)碳库分布状况。该山地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发生变化,在海拔3000m左右达到最大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样本地编号海拔/m植被土壤类型总有机碳库/g.kg⁻¹活性碳库/g.kg⁻缓效性碳库/g.kg⁻¹惰性碳库/g.kg⁻¹
12634灰钙土13.410.347.355.72
22668杉木林森林灰褐土164.841.3574.2989.20
32815山地粗骨栗钙土146.451.5856.7987.94
42923云杉森林灰褐土172.491.9073.1397.46
53004亚高山灌丛草原土153.841.3839.04113.42
63890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土122.030.9149.4571.67

1.灰钙土总有机碳库含量远低于亚高山灌丛草原土可能是因为(     
A.蒸腾作用强B.淋溶作用强
C.植被覆盖少D.地表径流小
2.调查发现,森林灰褐土的次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库含量高于表层土壤,其原因包括(     
①植被茂盛,凋零物多②地下生物量大于地上生物量
③表层温度高于次表层④表层氧气含量高于次表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根据研究推断,该山地土壤中最具固碳能力的是(     
A.森林灰褐土B.山地粗骨栗钙土C.森林灰钙土D.亚高山灌丛草原土
2024-02-06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7 . 冰期时,环北大西洋的冰盖边缘崩解,形成规模巨大的南下冰山舰队,融化后所携带的碎屑沉降,在北大西洋40°N—50°N之间形成冰筏碎屑带。研究北大西洋东侧的冰筏碎屑带时发现,末次冰期存在多次粗颗粒碎屑突然增多的现象,其碎屑物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哈德孙湾的基岩。下图为北大西洋冰筏碎屑主要沉积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北大西洋形成冰筏碎屑带的因素包括(     
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中纬西风④北美季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北大西洋东侧冰筏碎屑带,粗颗粒碎屑突然增多,表明哈德孙湾冰川(     
A.面积扩张,崩解加剧B.面积收缩,崩解减少
C.面积扩张,崩解减少D.面积收缩,崩解加剧
3.大规模“冰山舰队”南下时,纽芬兰岛附近海域(     
A.海一气水分交换增加B.下垫面的反射率降低
C.大气逆辐射能力增强D.海洋净辐射收入减少
2024-02-06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一般情况下红树种子能在海水中存活4个月,因此红树可“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生长发育。图为环南海区域红树物种数量分布和夏季红树种子传播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海南岛,巴拉望岛红树物种数量少,主要原因是此处(     
A.海水水温低B.滩涂面积小C.海水盐度高D.洋流影响弱
2.有人说红树林生长在世界上“最干旱”的环境中,为适应该环境,红树林具有的特点(     
A.有纵横交错的支柱根B.有存储空气的呼吸根
C.可提前萌芽的“胎生”D.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3.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正在增加,对沿岸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①海洋水质改善   ②生物多样性增加   ③泥沙淤积减少   ④台风危害减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2-0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流向会定期改变的河流,与其相连通的洞里萨湖和湄公河出现季节性互补。洞里萨湖流域降水集中期较湄公河磅湛以上集水区偏晚1-2个月。下图1为洞里萨湖及其周边区域图,下图2为洞里萨河波雷格丹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变化曲线(正、负值代表流向不同),完成下面小题。

1.当图中数值为负值时(     
A.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B.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C.东南亚正值旱季D.洞里萨湖流域降水稀少
2.若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导致洞里萨湖(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水温年际变化减小
C.洪泛区面积减小D.泥沙沉积总量增加

10 . 某岛上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一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是由于(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C.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挤压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张裂
2.模拟研究表明在只受外力作用下,该山脉山脊线向东移动,下列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山脉东坡流水侵蚀强②山脉东坡冰川侵蚀强③山脉西坡流水侵蚀强④山脉西坡冰川侵蚀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