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23 道试题

1 . 沙质海滩是海岸带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我国大量海滩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蚀。海岸侵蚀指海岸在海洋动力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后退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对某一海岸单元而言,泥沙输入小于泥沙输出,导致泥沙收支不平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海岸侵蚀人为原因的是(     
①入海河流梯级开发②滨海采砂
③风暴潮④河流改道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下列应对海岸侵蚀的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A.引进外来护滩物种B.保护红树林、珊瑚礁
C.人工抛沙养滩D.规划并修筑防波堤
2024-03-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为研究祁连山南坡中段微地形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某研究团队选取了该区腹地普遍分布的典型坡地(海拔约为2090m-3120m)进行试验,其阴阳坡典型植被分别为青海云杉(北东向)和高山草地(西南向),且阴坡土壤细颗粒占比较阳坡高,有机层及腐殖质层均较阳坡厚。图示意试验区两类植被近地表土壤(0-50cm)的蓄水能力。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土壤饱和蓄水量为土壤孔隙中水分达到饱和时的蓄水量。

1.关于青海云杉近地表土壤蓄水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饱和蓄水量完全不受坡位影响
B.土壤实际蓄水量受坡位的影响较大
C.随海拔升高,土壤实际蓄水量先减后增
D.在坡顶附近,土壤饱和蓄水量达最大值
2.青海云杉近地表土壤实际蓄水量普遍小于高山草地,主要是因为(     
A.地表的坡度较大,导致地表径流相对较少
B.所在坡向为阳坡,近地表土壤水分易蒸发
C.降水被林冠层截留,到达地表的降水量较少
D.受土壤质地的影响,近地表土壤水分易下渗
3.青海云杉近地表土壤饱和蓄水量普遍大于高山草地,主要是因为(     
A.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使近地表土壤疏松多孔
B.有机质集中于近地表,利于促进地表径流下渗
C.细颗粒占比较高,有利于抑制近地表土壤水分蒸发
D.土壤易形成板结,阻挡近地表土壤水分向深处下渗
2024-03-05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第一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联考地理试题

3 . 梭梭是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区的速生小乔木,是荒漠牧区的优质薪炭林;嫩枝可作饲料,骆驼喜食;树根上寄生的苁蓉是名贵中药材。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面积锐减。蚂蚁森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项公益活动,人们可以通过日常使用支付宝来支持绿化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蚂蚁森林行动在我国西北种植的上千万棵梭梭树(如下图)已经深深扎根于沙漠,散发勃勃生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梭梭生长习性的是(     
A.耐旱,怕风B.耐酸,怕热C.耐盐,喜光D.耐阴,喜水
2.蚂蚁森林行动种植的梭梭树在当地的主要作用是(     
A.防风固沙B.涵养水源C.吸烟滞尘D.美化环境
3.乱采滥挖梭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造成的危害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草场退化       ③酸雨频发
④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且恢复困难       ⑤骆驼饲料减少,影响骆驼生存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
2024-03-05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两栖动物作为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对水环境的依赖性强,对高温和极寒耐受性弱。澜沧县是云南省面积第二大县,地处横断山区南段,两栖动物物种丰富。下图示意澜沧县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澜沧县两栖动物物种丰富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组合多样B.地形地貌复杂C.植被覆盖率高D.县域面积较大
2.海拔1200~1800m之间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A.温度较低B.降水较少C.河流较短D.人类捕食
2024-03-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10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2022年1月14日汤加发生火山喷发,巨大云团冲天而起,云团顶部高度达20km。中国卫星“海丝一号”对汤加首都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观测。下图示意汤加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汤加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汤加火山喷发可能(     
A.威胁上空经过的人造卫星B.导致全球气温明显升高
C.干扰周边区域的航空飞行D.改变全球板块分布格局
3.“海丝一号”对汤加首都进行了观测,用到的主要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北斗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4-03-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如图)。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喀斯特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方相比,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土壤深厚     ③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     ④地表、地下径流发育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形成莲花盆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溶蚀B.流水淀积C.重力坍塌D.流水侧蚀
3.溶洞是人们防病、养生、疗养的理想环境,尤其适用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这主要得益于溶洞(     
A.景观优美B.环境封闭
C.空气湿度小D.洞温较稳定
2024-03-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图1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分布图,图2为红树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树林的主要植被类型为(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热带草原D.落叶阔叶林
2.依据红树林的生长环境,推测其生长习性是(     
A.耐酸B.耐旱C.耐寒D.耐盐
3.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主要原因是红树林能够(     
A.增大潮流流量B.降低潮流流速
C.降低高潮水位D.提高低潮水位
2024-03-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冠豸山(如图)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境内的山间盆地中,由硅质砂岩组成,其风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山体裂隙发育,属于丹霞地貌。冠豸山峰顶有两处天池,池底布满淤泥,池水甘甜,水质优异,旱季不枯,雨季不溢,水体成分与山脚石门湖、九龙湖基本相同,且相互补给。当地客家人走古事等传统风俗仍保留至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处天池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A.地表径流、降水B.冰雪融水、地下水
C.地表径流、露水D.露水、降水
2.两处天池水位稳定的原因有(     
①池底布满淤泥,旱季湖水下渗减少②地处内陆,雨季降水强度小③天池湖底深,储水量大,旱季蒸发弱④山体裂隙发育,雨季多余池水可顺利排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当地传统风俗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较封闭,受外界影响小B.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强
C.便于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D.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

9 . 树冠羞避现象,指树冠互不遮挡,羞涩的保持一定距离,形成一个个沟状开口的神奇现象,多发生于一些特有的高大的同树种之间。有学者在我国青藏高原南部高黎贡山的杜鹃林中也发现了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下图为高黎贡山高大茂密的杜鹃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树冠羞避现象更容易在下列哪种森林中发现(     
A.灌木林B.高山岳桦林
C.热带经济林D.常绿阔叶林
2.树冠羞避使冠层出现一个个沟状开口,这些开口的形成使得该林地区域(     
A.土壤温度降低B.土壤湿度增加
C.气温日较差变小D.积雪融化速度变快
3.以下对树冠羞避现象形成原因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避免物理摩擦②抑制害虫传播
③努力获取降水④努力获取光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3-04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厄尔尼诺年会使秘鲁渔业受损,如图为厄尔尼诺年秘鲁渔场的关联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②上升流减弱③浮游生物减少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是(     
①澳大利亚东岸干旱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③印尼森林暴雨④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厄尔尼诺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区域性B.综合性C.整体性D.开放性
2024-03-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