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靠近中蒙边境地带,人迹罕至,这里生活着大量当地俗称戈壁红驼的红骆驼。戈壁红驼属于双峰驼,体型高大,胃内能储水,可三周不喝水,背上的驼峰储存脂肪,可整月不进食。戈壁红驼性情温和,是游走性生物,习惯远距离游走,食性广而杂,尤其爱啃食荒漠中的梭梭林、骆驼刺等沙生植物的枝叶。下图分别为戈壁红驼景观图和戈壁红驼分布区域。


材料二:梭梭林是强旱生植物,生命力强,是骆驼的主要食物来源。梭梭林总和骆驼相互依存,但草原之灾——老鼠最喜欢在梭梭林下打洞做沙窝,严重威胁了梭梭林根系的生长。

材料三:“沙地是个宝”,沙地并不等同于沙漠,沙地的植物生长量比草原还多,长有许多灌木,沙地没有白灾(白灾指草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使放牧无法进行的一种灾害。白灾时地面往往结成冰壳,牲畜不但吃不到草,而且易受冰壳刮伤),也没有黑灾(指冬季草原牧区因积雪少或没有积雪,牲畜缺乏饮水而引起的灾害),由此沙地成了牧民眼中的香饽饽。


(1)简述图中戈壁红驼分布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当地牧民说戈壁红驼是草原五畜(骆驼、马、牛、绵羊和山羊)中最能涵养生态的一种,在这里,戈壁红驼不是环境的破坏者,而是守护者。结合材料,分析牧民这样说的原因。
(3)内蒙古冬季漫长而苦寒,为保证人畜安全过冬,有条件的牧民往往把过冬的牧场选择在沙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沙地为何是理想的过冬牧场。
2024-0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A卷
2 . 城市洪涝是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



(1)从自然角度,分析金奈洪涝多发原因。
(2)比较金奈1980-2010湿地和已开发区域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影响。
(3)列举金奈在减轻洪涝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4-01-11更新 | 112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龙溪地处福建山区。九龙溪某河段基本沿着断层线分布,通过甲断面后向北流,形成山地曲流(如图)。曲流北侧岩溶地貌发育,以垂直方向的向下溶蚀形成落水洞和水平方向溶蚀形成溶洞为主。近年来,该河段下游修筑了水电站。



(1)简述九龙溪沿断层线发育的原因。
(2)说明九龙溪在通过甲断面后向北弯曲的原因。
(3)分析下游水电站运营过程中,蓄水和泄洪开闸放水对该河段岩溶地貌的影响。
2024-01-0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2)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
(3)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岛玄武大峡谷是一处位于冰岛东部的自然奇观,它由数千根巨型的六棱柱形玄武岩柱组成,高度可达20米,沿着约屈尔河的两岸延伸数公里,形成一道壮观的景观。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缓慢冷却过程中形成大颗粒结晶,晶体界面以六边形分开,形成致密的柱状节理。这些石柱在约7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开始形成,最初这些玄武岩石柱覆盖在冰盖下,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些石柱露出地表,成为冰岛最具代表性的独特性的自然景观之一。据此,回答问题。



(1)分析约屈尔河谷中六棱柱玄武岩的形成机制。
(2)指出促使石柱出露地表的人类活动并说明其对玄武岩石柱出露的影响。
(3)推测冰岛以开发该地旅游资源为核心发展旅游业所采取的行动。
2024-01-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西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境内活动断层密集分布,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层岩性复杂,岩浆侵入活动普遍;气候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域内降水分配由西北至东南呈现明显的不均匀趋势,多连续性的降水和短时间强降雨。

材料二昌都市作为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业分布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人口分布特征,呈现“大分布,小聚居”的集聚特征,即人口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河谷区域内又呈现极为密集的分布状况。

材料三昌都市河流分布众多,从东到西分布的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受三大水系的影响,区内沟谷纵横,地表破碎,坡体坡度较大,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地质灾害发育环境良好。同时,三大流域孕灾环境差异明显,左图为昌都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右图为不同指标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其中NDVI表示植被覆盖度。

(1)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9年均有灾害发生,其中崩塌灾害点发育694处,滑坡灾害点发育653处,泥石流灾害点926处,共2273处,分析昌都市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但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请比较三大流域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3)地质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危害严重,预防难度较大,救治难度高。请根据昌都市的环境特点,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地峡(左图),瓜纳卡斯特保护区位于哥斯达黎加北部,在太平洋沿岸延伸了100多千米,跨越太平洋海岸的洼地,穿过3个高耸的山区,有大面积的热带干旱森林。瓜纳卡斯特保护区5月到10月为雨季,11月底到次年4月为旱季(右图)。


      

材料二哥斯达黎加有超过200年咖啡种植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风味独特的咖啡豆,在全球广受好评。2013年中哥双方签署多项农产品贸易协议,两国经贸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哥斯达黎加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1月至5月,中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达到145.9亿元,同比增长57.3%,双边贸易保持快速增长。


(1)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瓜纳卡斯特保护区雨季和旱季的形成原因。
(2)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0.01%,却拥有全球近4%的生物物种,根据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说明哥斯达黎加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哥斯达黎加出口到中国的咖啡总量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锡崖沟红岩大峡谷位于太行山脉深处,谷壁陡峭,谷中有谷,是典型的叠谷地貌(下左图)。峡谷山体由红色砂岩组成,呈板状结构,硬度适中,垂直裂隙发育。锡崖沟村坐落在山谷中一处较大的平地上,古时村民多自给自足,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该村现有村民约800人。1982年,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从山顶上挂下绳索,在山腰间开凿,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奇险的挂壁公路(下右图)。公路多贴壁而凿,悬于半山腰,每隔十余米开有侧窗,现已成为太行山景区的一部分。



(1)推测红岩大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古村民选择在锡崖沟村定居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汉天兴洲分汊河段位于武汉河段的下段,长约33.8km。天兴洲分河道为左右两汊,20世纪50年代前,天兴洲左汊道为主汊,枯水期分流比大于60%,分沙比大于分流比。随后河道不断演变,右汊逐渐成为了主汊。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该河段水沙条件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左图为天兴洲位置图,右图为天兴洲左汊分流比历年变化图


   
(1)描述1957-1983年武汉天兴洲左汊分流比变化特征,从河道变化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三峡大坝修建后天兴洲右汊冲刷幅度大于左汊,请说明理由。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水域在工农业生产、调节生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域面积的时空格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图1示意黄河流域2000-2019年地表水域面积变化,图2示意各因素对黄河主河道区域水域面积变化趋势的影响量与相对影响率,其中温度因素对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1)比较温度升高对黄河源区和下游水域面积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2)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对区域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